文献里关于秦朝“三公九卿”官员的事迹,只有承相、御史大夫及九卿参与国家事务的记载。另据考证,秦朝时期太尉一职并没有具体的人员担任。对此现象符合史实的解释是
A. 巩固君主专制集权需要 B. 太尉一职实为后人杜撰
C. 秦朝政局保持稳定太平 D. 秦朝中央官制变动频繁
“其(指周)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由此可见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主要是
A. 建立大宗小宗体系
B. 拱卫王室统治
C. 明确宗室血缘亲疏
D. 扩大统治范围
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这表明春秋时
A. 分封制受到冲击
B. 郡县制已经比较成熟
C. 封建制取代了奴隶制
D. 身份等级制度稳定
6世纪以前和10世纪以后的官僚形态存在重大区别。南北朝以前,贵族集团对政治具有强大影响,而北宋以后,各级政府包括中央政府都是由官僚而非贵族负责运转。这一转变根本上是为了
A. 提高行政效能 B. 加强君主专制 C. 削弱地方实力 D. 扩大统治基础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辛亥革命爆发后,载沣被迫辞去监国之职,从此以后,他就不再过问政治。1917年,辫帅张勋率兵进京,公然支持溥仪复辟帝位。消息传来,许多忠于皇室的前清遗老及皇族成员喜不自禁地跑到醇王府向载沣报喜,并劝说载沣复职帮助少年溥仪治理天下,然而,载沣只说了两个字:“胡闹!”当袁世凯复辟帝制时,他同样说了句“胡闹”,然后冷眼旁观丑剧的上演。1925年正月,孙中山先生造访醇王府、拜会载沣,载沣热情接待了孙中山,孙中山则高度赞扬了载沣在辛亥革命中辞去摄政王的政治远见,二人留下一张富有历史意义的合影照。孙中山先生逝世后,载沣将那张珍贵的合影照片供在书房里,国土素色白花.焚香秉烛,虔诚地祷念。
数年后,溥仪在日本人的鼓动下,准备前往东北就任满洲国皇帝,以此来恢复大清的统治,此举同样遭到了栽沣的坚决反对;但溥仪却一意孤行,坚持到东北做了日本人的傀儡。伪满洲国建立后,溥仪多次请载沣将家搬到长春,都被载沣拒绝。日本人也多次游说载沣去长春,企图借他的名声加强日本统治东北的合法性,亦被载沣拒绝。
——据凌冰《最后的摄政王:载沣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载沣辞职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载沣在民国时期的政治立场,并予以评价。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苏德战争爆发后,“二战”范围扩大,美、英迫切需要进一步协调反法西斯的战略。两国首脑于1941年8月举行大西洋会议,发表了《大西洋宪章》。内容如下:
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
反对未经有关民族自由意志所同意的领土改变;
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设法恢复各民族横遭剥夺的主权和自治权;
一切国家享有世界贸易及取得原料的平等待遇;
促成一切国家在经济方面最全面的合作;
摧毁纳粹暴政后重建世界和平,使各国俱能在其疆土内安居乐业,使全人类悉有自由生活、无所恐惧亦不虞匮乏的保证;
公海航行自由不受阻碍;
世界各国均应放弃使用武力,在广泛而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未建立之前,应解除实施侵略威胁或有此可能的国家的军备,同时赞助与鼓励实行裁军。
实际上,《大西洋宪章》后来成为了各国继续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纲领。
——据李巨廉等《第二次世界大战百科词典》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西洋宪章》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哪些共同诉求。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大西洋宪章》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