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8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转国家经济委员会党组《关于试办工业、交通托拉斯的意见的报告》中,认同托拉斯是“按照经济原则实行科学的高效的集中统一领导,免除工业管理机关化和官僚主义、分散主义流弊”的一种好的组织管理形式。这表明我国当时
A. 打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
B. 彻底纠正党内“左”倾错误
C. 尝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 试图用经济手段管理工业
1958年6月12日,钱学森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科普文章称:“土地所能供给人们的粮食产量碰顶了吗?科学的计算告诉人们:还远得很!……因为,农业生产的最终极限决定于每年单位面积上的太阳光能,如果把这个光能换算农产品,要比现在的产量高出很多。”之后,“粮食卫星”从亩产数千斤一下子窜升到了数万斤。钱学森的科普文章
A. 直接导致了农业“浮夸风” B. 为“大跃进”提供科学依据
C. 体现了科学家虚伪的一面 D. 是当时社会政治风气的产物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建设方针应出自于
A. 《论十大关系》
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 《新民主主义论》
D.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949 年后以专业知识自重、以市场需求自立的自由职业者多被纳入国家事业或者公营单位之下。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社会主义制度逐步确立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推进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制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A. 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 保障工业化战略实施
C. 缓解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 加速国民经济的恢复
下图示描绘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下列与之相关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2”阶段的发展为维新运动提供了经济基础
B. “3”阶段发展最为迅速的是制造业和采矿业
C. “4”阶段的萧条主要是欧洲列强又卷土重来
D. “5”阶段的发展得益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