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世纪早期,“一公斤胡椒在印度产地值1至2克白银,在亚历山大港的价格达10—14克,在威尼斯达14—18克,在欧洲各消费国则达20—30克。”这反映出
A. 欧洲人的消费水平远高于亚洲
B. 印度成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
C. 欧洲的商贸中心已经发生转移
D. 西欧具有开辟新航路的经济动力
有学者这样描述:“当中国使用铁犁的时候,欧洲还在用木犁;但是当欧洲使用钢犁的时候,中国还是在使用铁犁。”作者这一描述旨在说明
A. 工业革命促进了欧洲经济的迅速发展
B. 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领先于欧洲
C. 中国的先进工具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
D. 中西方发展逐渐出现“易位”的原因
雍正年间,苏州地方官府告示:“嗣后如有不法棍徒,胆敢挟众叫歇(停工),希图从中索诈者,许地邻机户人等,即时扭禀地方审明。应比照把持行市律究处,再枷号一个月示儆”。材料表明
A. 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地方政府保护
B. 重农抑商的观念受到冲击
C. 政府维护雇佣关系的正常秩序
D. 资本家勾结政府压制工人罢工
福建抗倭名将谭纶(1520-1577)说:“闽人滨海而居,非往来海中则不得食,自通番禁严,而附近海洋渔贩,一切不通,故民贫而盗愈起。”这表明谭纶主张
A. 清除倭寇残余势力
B. 开放海禁政策
C. 对福建人剿抚并重
D. 采取富民政策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秦汉以来,民间交易,惟谷帛与钱,无用银之例。明起,钞法竟不能复行,而银币代起,亦为中国史上一重要变更。”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央集权加强的必然要求
B. 资本主义萌芽的必然结果
C. 对外贸易和商业活动的推动
D. 白银矿藏资源的大量开采
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贷(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
B. 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C. 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
D. 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