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1-1935年,部分根据地在土地革命中,实行“没收富农土地、从肉体上消灭富...

1931-1935年,部分根据地在土地革命中,实行“没收富农土地、从肉体上消灭富农”的政策。延安时期,采取了“切实保障富农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的政策。政策的转变是基于

A. 富农的反抗斗争加剧

B. 根据地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C.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D. 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C 【解析】延安时期,指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变消灭富农为保护富农,这体现了中共的统一战线政策,这是基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最主要矛盾而做出的调整,故C项正确;A项不是政策调整的原因,故错误;根据地经济出现严重困难是在抗日战争后期,中共政策调整是在抗日战争初期,故B项错误;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初,中国商办银行相继出现,全国有15个省成立了商办铁路公司,纺织、采矿、机器制造、交通运输等行业发展迅速。从社会发展进程看,它们对中国影响最深刻的是

A. 民族经济发展进入繁荣阶段

B.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 推动了近代民主革命的转型

D. 改变了中国经济附庸的地位

 

查看答案

元朝匠户子孙世袭,被长期“鸠集”在官营手工作坊内工作,而到明朝初年,匠户除在规定时间服役外,其余时间都可以“自由趁作”。这种变化

A. 表明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B. 标志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 说明匠户地位和身份的根本改变

D. 促进了手工工场的兴起

 

查看答案

隋朝初年,按照“存要去闲,并小为大”的原则,把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后又改为郡、县两级制。上述改革

A. 导致封建国家财政开支增大

B. 增强地方行政机构的职能

C. 削弱世家大族对地方的控制

D. 有利于维护大一统的局面

 

查看答案

据秦简律令记载:首都咸阳及地方的郡、都、县均应在上计(地方行政长官定期向上级汇报)时将“不仁邑里及官者”的“数狱”(名数与狱簿卷宗)与上计薄册一并交“属所执法”审核,此类案件事务虽是由“县道官”进行初判,但执法有权令都史“时覆治之“(即审核)。材料中秦朝“执法”

A. 是地方行政机构的分支

B. 完善了监察体系与职能

C. 接受丞相的指挥

D. 以小制大、以外制内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除儒、墨显学之外,还有道、法、阴阳等家,甚至一家之内也不断地再分化为小的宗派,如“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各家都抱着“以其学易天下”为宗旨,各国君主对各家也是“兼而礼之”。上述现象反映的是

A. 学术气氛空前浓厚

B. 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C. 养士之风极为盛行

D. 学术适应政治需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