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面临两种形势的史实是

A. 《北京条约》和洋务运动

B. 瓜分狂潮和五四运动

C. 《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D. 《马关条约》和维新变法

 

C 【解析】《北京条约》和洋务运动都处于19世纪60年代,不符合题干时间,故A错误;1894年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狂潮,不符合题干时间,故B错误;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华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1911年辛亥革命发生,救亡图存,故C正确;《马关条约》和维新变法都处于19世纪末期,故D错误。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末新政期间,关于科举制的改革,原拟用10年时间逐步以学堂代科举,仅仅过了一年,不待学堂制成熟,便于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对立宪改革,朝廷原确立预备期9年,仅过两年就宣布减为5年,而朝野甚至在讨论减为3年或立即施行的可能。这表明

A. 民主革命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

B. 清朝统治的政治危机空前加深

C. 新政的成效推动改革深入发展

D. 国内顽固势力已退出政治舞台

 

查看答案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曾一度取消城市的商业活动,但不久以后又在天京城外设立各种商店。这反映了

A. 小农意识遭遇新经济潮流的冲击

B. 西方重商观念对农民革命的影响

C. 重农抑商政策的长期束缚

D. 农民领袖政治上的不成熟

 

查看答案

以下是中国茶叶出口总量广州港所占比重统计。统计数据反映出

 

年份

百分比%

年份

百分比%

年份

百分比%

1843年

100.0

1846年

85.2

1850年

64.2

1853年

28.3

1857年

21.25

1860年

23.0

 

 

A. 中国外贸入超的情况日益加剧

B. 五口通商改变了中国外贸布局

C. 中国农产品商品化趋势被遏制

D. 中国的关税贸易主权遭到破坏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前,“外洋所产之大呢羽毛哔叽等类,并一切贵重之器物,则专有闽广商舶,赴粤运销”。战后,“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B. 中国内河航运权的丧失

C. 清政府对外政策的调整

D. “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

 

查看答案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1912年2月,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致电袁世凯时说:“查世界历史,选举大总统,满场一致者只有华盛顿一人,公为再現。……”在接到袁世凯赞成共和的电文后,孙中山又说:“民国确立,维持北方各部统一,此实惟公一人是赖。……1912年8月,孙中山又说:“依我所见,现在时局各方面皆要应付,袁公经验丰富,足以当此因境,故吾谓第二期总统非袁公不可。且袁公以练兵著名,假以事权,军事必有可观。”

——摘自《孙中山与袁世凯》

材料二今袁背弃前盟,暴行帝制,解散自治会,而同阁(民间)无安民矣;解散国会,而国家无正论矣;……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摘自《孙中山讨袁宣言(1915年5月)》

(1)材料一中孙中山认为袁世凯有什么贡献?材料二中孙中山对袁世凯的态度发生怎样的变化?

(2)对比材料一,材料二中孙中山对袁世凯的评价是否矛盾?由此,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