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以美元作为美国法定货币单位的法案,但当时美元在南北各州的价值不等,法国、西班牙等国货币也在美国流通。导致当时美国金融混乱的主要因素是
A. 英国殖民统治阻碍统一市场形成
B. 南北各州不同经济形式矛盾尖锐
C. 国家政治运行机制存在严重缺陷
D. 联邦政府用凯恩斯主义干预经济
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一书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A. 以宗教形式表现人文精神
B. 未对基督教文化进行斗争
C. 肯定自然的人性和欲望
D. 对现世生活持悲观态度
英国史学家梅因指出“(罗马法)仪式和允约本身有同样重要性,甚至比允约更为重要”。如果一个固定形式被遗漏或误用,法律行为便告失效。相反,如果所有程序和仪式均已正确进行完毕,即具有法律效力,至于法律行为是否反映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法律并不关注。这表明罗马法
A. 具有明显的习惯法痕迹
B. 不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C. 罗马法更重视法律的作用
D. 存在过分注重形式的缺陷
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因此,实行计划经济同运用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统一的,把它们对立起来是错误的。”对以上决定认识正确的是
A. 探索克服计划经济弊病的途径
B. 实行政企分开以增强企业活力
C. 调整所有制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孙中山认为,共和是中国政治之精髓,先哲之遗业;人们所共尊的尧、舜、禹三代就是“天下为公”的自治共和时代,共和制度是中国政治的古老传统。据此可知,孙中山意在
A. 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剖析民主共和制度的实质
C. 为民权主义寻找历史依据
D. 继承和发展儒家传统文化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制定和通过了一系列计划和议案,如1928年的“基本工业建设计划”、1931年的“实业建设程序案”、1933年的“实业四年建设计划”、1937年的“中国经济建设方案”等。这些计划和议案的制定
A. 化解了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冲击
B. 加强了对经济的管理和干预
C. 阻止了日本对华北地区的渗透
D. 促成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