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指出:“亚投行的成立,是由于美国拒绝改革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所致。中国经济不断增长,但是其在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没有与之俱进。”亚投行的建立表明
A. 中国致力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B. 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已被其取代
C. 政治多极化推动经济格局改变
D. 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发展
20世纪60、70年代,关贸总协定相继通过一系列决议,主要内容有在关税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以普惠制待遇,为发展中国家商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提供方便,允许发展中国家之间实行互惠关税而不给予发达国家等。这表明
A. 全球化推动着世界市场体系走向公正合理
B. 发展中国家掌握了世界贸易政策的话语权
C. 亚非拉经济发展大大改变了原有经济格局
D. 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冲击着旧的经济秩序
下图是1925年美国消费者分期付款使用比例柱状图(根据乔纳森·休斯等《美国经济史》整理)。这份统计数据反映了美国
A. 贫富分化使社会购买力明显下降
B. 消费市场孕育着极大不安全因素
C. 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D. 股票投机过度导致市场虚假繁荣
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30%,1932年占50%,而且是择优、低价购买。1931年苏联购买美国机器设备约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这表明
A. 计划经济体制优于市场经济体制
B. 苏联迅速实现了全面工业化
C. 危机迫使美国调整对苏联政策
D. 经济危机客观上给苏联带来发展机会
1943年11月,中美、中英签订的新约规定:“废除美英在华的领事裁判权,通商口岸特别法庭权,使馆区及一些铁路沿线的驻兵权及沿海贸易与内河航行权”。美英自动放弃这些特权的主要原因是
A. 日本扩大侵略促使美英放弃了侵华政策
B. 中国抗战客观上支援了美英反法西斯战争
C. 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
D. 中国人民长期坚持不懈斗争的结果
北洋政府于1914年、1923年、1925年先后制订了三部宪法推行宪政。但是各省军政长官动辄以通电的形式干预立宪活动,甚至武力威胁国会的存在。这说明当时
A. 民主共和力量日渐消亡
B. 缺乏实行宪政的社会环境
C. 北洋政府缺乏法治观念
D. 君主立宪仍得到广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