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表
时间 | 立法特点 |
20世纪80年代 | 通过了以《宪法》(1982年修订)为核心的一大批用以恢复和维护社会生活基本秩序的法律法规。 |
20世纪90年代以来 | 通过了以调整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为主的法律法规。 |
关于20世纪80、90年代以来中国立法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①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的需求
②适应计划经济的发展
③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要求
④法制建设不断健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关于监察官的选任,两汉多用察举方式,唐代选任权多由宰相掌握,宋代中央一级监察官多由帝王“亲擢”,明代由督察院挑选人员后由皇帝“点选”,民国时监察委员由院长提请国民政府任命,后改为选举产生。2016年我国决定建立“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接受人大监督”的国家监察委员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监察制度有效地保障了政治清明
B. 监察制度的权威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
C. 君主严格地控制着监察官选任权
D. 监察官选任演变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民主政治追求
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这主要反映了
A. 克服领导干部专制作风
B. 避免有法不依的现象
C. 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
D. 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
改革开放后,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后陆续制定了许多现行有效的法律。这表明
A. 我国法律更加健全,正走向制度化、法律化 B. 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C. 1982年之前全国人大没有制定法律 D. 民主与法制相辅相成
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到2010年,“……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进行分配。”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农村经济的发展 B. 民主政治的发展 C. 城市化水平提高 D. 城乡人口的变化
下表反映的是1949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务院领导人构成情况(单位:人),对表中内容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
A. 中国共产党是新中国的领导核心
B. 政府组成实行多党合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C. 体现了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执政与参政关系
D. 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