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从商朝开始,平民一日吃两餐,分别在早上7﹣9时和下午15﹣19时。然而到了宋朝,开封市民入夜后会再吃一餐,由此形成一日三餐的习俗。推动这种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 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的增加
B. 儒学发展,满足市民的欲望
C. 打破时间限制,商品经济的繁荣
D. 对外交流频繁,受西方的影响
宋代官员待遇优厚,俸禄以货币为主,官员除了月给俸钱之外,还有“农粮钱”、“餐钱”、“晶给券”、“彭茶汤钱”等津贴。据此可知,宋代的俸禄制
A. 助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 促使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 促使重文轻武局面出现
D. 易于滋生腐败堕落现象
唐长安城中设有东、西两市,市下设行,如肉行、绢行、药行、鼓行、铁行等。可见,唐都长安( )
A. 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监管 B. 商品交易打破了空间限制
C. 城市的政治功能日益减弱 D. 商品交易市场专业化明显
白寿彝先生说:“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某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这说明我国古代手工业
A. 技术水平领先世界
B. 技术工艺不断创新
C. 技术传承封闭保守
D. 技术交流范围广泛
下表摘自余也非《中闰历代粮食平均亩产量考略》,由表中所给的数据可知中国历代粮食亩产量变化一览表单位:市斤/市亩
朝代 | 先秦 | 两汉 | 魏晋 | 隋唐 | 宋 | 元 | 明清 |
全国粮食亩产 | 87.84 | 96.48 | 94.92 | 90.84 | 83.28 | 115.68 | 156.24 |
南方(稻区) |
| 64.32 | 94.92 | 136.32 | 166.44 | 231.24 | 312.48 |
A. 秦汉时期开始形成“南稻北粟”格局
B. 魏晋时期农业重心出现南移趋势
C. 唐宋时期国家分裂导致农业经济衰退
D. 明清时期北方农业税赋高于南方
明朝中叶的福建漳州,佃户向地主租田时只要交纳若干押金即“佃头银”,便可获得长期佃种地主土地的权利。该现象说明当地
A. 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
B. 雇佣剥削关系的出现
C. 农村土地产权归属于佃户
D. 土地兼并问题的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