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朝中期,苏州东城“比屋皆工织作”,杭州城东北“机杼之声,比户相闻”。这反映了苏...

明朝中期,苏州东城“比屋皆工织作”,杭州城东北“机杼之声,比户相闻”。这反映了苏杭地区丝织业

A. 民营作坊兴盛

B. 已采用大机器生产

C. 实行工官制度

D. 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A 【解析】“机杼之声,比户相闻”说明当时苏州城从事纺织业的手工业者较多,A正确;B近代企业特点;C是官营手工业特点;材料没有说明雇佣关系,不能说明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人口迁移是普遍的社会现象。古代中国中原人口南迁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 南方人口数量逐渐超过北方

B. 导致南方人地矛盾突出,破坏了生态平衡

C. 江南开发进程加快,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 南北文化融合,文化重心南移

 

查看答案

明朝中期,山西大同等处,“膏腴土田……悉为豪强占种。”这反映了当时

A. 农业耕作技术提高

B. 租佃关系开始出现

C. 自然经济解体

D. 土地兼并严重

 

查看答案

我国自古以来流行着“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说法。它所体现的是

A. 小农经济

B. 重农抑商

C. 商品经济

D. 重男轻女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今日户口日增,而各省田土不过如此,不能增益,正宜思所以流通,以养无籍贫民。……西陲平定,疆宇式廓,辟展、乌鲁木齐等处在在(到处)屯田,而客民之力作贸易于彼者,日渐增加。将来地利愈开,各省之人将不招自集,其于惠养生民甚为有益。”

“思新疆底定(平定)以来,缘边一带,如安西、辟展、乌鲁木齐等处,地多膏沃,屯政日丰。原议招募内地民人前往耕种,既可以实边储,并令腹地无业贫民,得资生养繁息,实为一举两得。而此等待食之民,向外多移一人,即少耗内地一日之粟,可使盖藏渐裕,化瘠为腴,其裨益更非浅鲜。

——摘编自《清高宗实录》(注释:清高宗指乾隆帝)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乾隆帝治理新疆的重要前提和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乾降帝的这一举措。

 

查看答案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外国的主神向我们说道:“怎么办? 世界已分割完了!”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我们在世界各地有着自己的利益,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法国人谈论建造新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谈论占领亚洲领土,那么,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

——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12月在议会的演说

材料二   一战使德国耗费了1500 亿马克的财富,近200万德国人葬身战场,连同被俘虏受伤的共达750万人,约占德国人口的六分之一,损失惨重。1918年德国民用工业生产下降57%,农业收成减少50%,经济濒临崩溃。《凡尔赛条约》过多考虑了战胜国的利益分配,完全没有考虑战败国自身的利益,加上条约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夺本质,使得德国国民对强加给他们的条约有极强的抵触,引发了德国民众强烈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通史资料选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演说发表的背景和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内。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对德国产生的能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