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出现了元旦、革命先烈纪念日(3月29日)、国耻日(5月9日)等;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又有了国际妇女节、儿童节(4月4日)、国际劳动节等。节庆日变化印证了
①近代中国发生社会转型
②国家政治体制出现更替
③国人民族民主意识觉能
④民权平等主张得以实现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③④
辛亥革命之前,“太太”一直用于称呼官员的妻子;而民国时期,“太太”成为上流社会和平民百姓共同青睐的称呼。这种变化体现了
A.传统礼俗消失 B.科学知识普及
C.平等观念传播 D.妇女地位提高
1912年9月,上海《申报》载文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 追求时尚成主流
B. 中西服饰难以共存
C. 尊孔复古盛行
D. 服饰呈现多样化
旗袍由满洲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旗袍由宽松肥大演变到合身适体,成为中国城市女性的时尚着装。其社会原因是
A. 旗袍典雅大方,体现女性的曲线美 B. 西式服饰传入,生活方式完全西化
C. 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开始引领时尚 D. 中华民国建立,人们思想观念变化
目前,中国市场不少洋品牌纷纷起上好听的中文名字,如可口可乐、标致、奔驰等。这一现象表明( )
A.中文已成为国际通用语言
B.洋品牌只有使用当地语言才能站稳市场
C.中文品牌的产品都是由跨国公司在中国本土生产的
D.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日益加深和广泛
长三角和珠三角是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地方,而且长三角和珠三角城镇已经连成一片。京津冀却只有北京和天津经济比较发达,城镇并没有连成一片。从这一角度看,雄安新区(地理位置如下图)的成立
A. 有利于南北方经济的均衡发展
B. 改变了中国延线千年的经济格局
C. 有利于京城资源的高效配置
D. 使首都专注于政治文化中心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