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在一些地点自然形成了“草市”。这个时期的“草市”是
A. 民间集市
B. 城市商业区
C. 商业都会
D. 草料专营市场
《北齐书》 记载了一种当时的铸造法:“其法烧生铁糟以重柔挺(熟铁),数宿则成刚(钢)”,用此法铸造出的兵器坚韧锋利。这种技术出现于( )
A.西周 B.秦朝 C.南北朝 D.明朝
“远古时期,传说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这一时期( )
A.人们以采集经济为主
B.社会经济处于渔猎阶段
C.原始农业出现
D.个体小农经济出现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专制”二字在中国古已有之,但近代意义的“专制”来自西方。清末,西方的“专制”、“君主”(立宪)、“共和”等政体理论通过梁启超、严复等人传入中国。他们指出,中国之所谓法,乃君主用以束缚臣民的工具,完全没有民主共和之意,虽历史上有明君贤相,成宪家法,也无法改变中国专制制度的总体属性。梁启超将中国专制归结为历史传统,有先秦“封建制度之渐革”,导致村建衰而专制起;也因秦汉以降“贵族政治之消灭”,历代社会等级间虽有流动,但民众的自由平等意识很薄弱;此外,“权臣”被“次第摧毁”,相权逐渐沦为帝王的“留声机”与“写字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据梁启超《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开明专制论》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所持的观点及其依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分忻梁启超所持观点的主要原因。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可眸】
材料宋代按照贫困户的收入来源、财产状况。家庭劳动力等因素将其分为极贫、次贫等层级,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同时国家开始注重采用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如采用招商赈济、以工代赈等方式。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如政府资助贫民春耕的种子,规定扶贫是各政府的职责,需设立独孤因等恤养老幼贫痪的常设机构。虽然这些实践是传统农业社会的做法,但其理念值得我们今天深入思考。
——摘编自《中国古代扶贫实践及其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扶贫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扶贫制度的作用及当代价值。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以来国际分工发展历程表
时间 | 类型 | 内容 |
15~16世纪 | 商业与农业的分工 | 宗主国在中南美洲等殖民地从事黄金、香料和奴隶贸易,从东方国家输入瓷器、丝绸。 |
18~19世纪 | 制成品与原料生产的分工 | 英法等西方列强主要从亚非拉国家获取棉花、天然橡胶、铁矿石等生产原料。 |
19~20世纪 |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垂直分工 | 全球国际分工体系形成,形成工业园、农业园、矿业园,生产与贸易国际化。 |
20世纪70年代后 | 生产类型或生产环节的分工 | 跨国公司推动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国际分工,冷战结束后,形成组织、生产、销售三个生产环节的国际分工 |
——据阎学通、杨原著《国际关系分析》
阅读表格信息,围绕“国际分工的变迁”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