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朝最初未能收复边陲各省,后来又丢失了...

(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朝最初未能收复边陲各省,后来又丢失了整个北中国,但宋代文明在别的方面达到顶峰也是事实。宋政府在广州、泉州、福州等地设立了市舶司,多次派使臣赴海外招徕外商并管理对外贸易。两宋亦利用民间力量来广招外商,友好往来。每艘海舶船主,也是政府委任的“市舶纲首”,负有在域外“招诱舶商”的任务,规定“诸市舶纲首能招诱舶舟货物,及五万贯者,补官有差”。政府甚至向外国商人开放仕途,同时制定了保护外商合法权益的法律,如《户婚律》中对外商来中国经商死后的财产处理作了专门规定。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二:18世纪中前期,英国重商主义走向全盛。政府规范贸易行为,批准了许多私人特许贸易公司扩大对外贸易,商人则利用王权进行对外贸易垄断。同其他欧洲国家相比,英国重商主义政策最明显的体现是实行对外扩张,政府进行商业战争和颁布一系列航海法令,日益强大的英国海军为英国海外贸易的发展保驾护航。在英国的对外贸易中,很多贸易条约是在非平等、非自愿互利的条件下签订的,特别是殖民地逐渐成为英国制造业的原料产地和产品市场。

——据吴必康《变革与稳定:英国经济政策的四次重大变革》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对外贸易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对外贸易与中国的不同并分析其影响。

 

(1)特点:政府高度重视,设立专门机构管理;以政治手段鼓励中外民间力量参与;以海路贸易为主;平等贸易,友好往来。原因: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崛起,传统的陆路贸易受阻;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重农抑商政策松动;宋代造船、航海技术先进;儒家“贵和”思想的影响。 (2)不同:有明确的经济理论指导;以殖民扩张、武力征服推动贸易发展;对外贸易成为寻求霸权的手段。 影响: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给殖民地带来灾难;加剧了西方殖民国家之间的矛盾。 【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一“丢失了整个北中国……宋政府在广州、泉州、福州等地设立了市舶司,多次派使臣赴海外招徕外商并管理对外贸易。两宋亦利用民间力量来广招外商,友好往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政府高度重视、设立专门机构、鼓励中外民间力量参与、以海路贸易为主、平等贸易、友好往来等方面概括宋代对外贸易的特点。再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崛起、经济重心南移、造船航海技术先进等方面分析其成因。 (2)本题根据材料二“重商主义走向全盛。政府规范贸易行为,批准了许多私人特许贸易公司扩大对外贸易……实行对外扩张,政府进行商业战争和颁布一系列航海法令,日益强大的英国海军为英国海外贸易的发展保驾护航”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有明确的经济理论、殖民扩张、武力征服、寻求霸权等方面指出英国对外贸易与中国的不同。再从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给殖民地带来灾难、加剧西方殖民国家之间的矛盾等方面分析其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一幅名为《看谁更弱智》的漫画。漫画中的现象在历史上频频上演,双方此举是为了

A. 麻痹对方,发展自己

B. 夸大其词,震慑对方

C. 故弄玄虚,示敌以弱

D. 渲染威胁,扩充军备

 

查看答案

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30%,1932年占50%,而且是择优、低价购买。1931年苏联购买美国机器设备约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这表明

A. 计划经济体制优于市场经济体制

B. 苏联迅速实现了全面工业化

C. 危机迫使美国调整对苏联政策

D. 经济危机客观上给苏联带来发展机会

 

查看答案

(题文)1935年8月,德国驻华军事顾问法肯豪森拟就《关于应付时局对策之建议书》,向蒋介石建议:“中国应将作战部队集中于徐州-郑州-武汉-南昌-南京区间。最初抵抗区务必向北推进……以黄河为最后抵抗线。长江封锁对于中部防御最关重要……四川则为最后防地,应规划兵工业和发展运输。”该建议

A. 反映了蒋介石排斥异己势力的意图

B. 体现了南京国民政府反共剿共宗旨

C. 准确预判了中国未来国家安全形势

D. 旨在确保蒋介石对经济重心的控制

 

查看答案

《十二铜表法》注重文诉讼程序的“正义与不正义”之分,而查士丁尼时代的《法学总论》则把着眼点放在人的权利和财产关系等问题上。这一变化表明

A. 统治者决定法律的价值取向

B. 帝国时期法律体系更加完备

C. 人文主义的影响广泛而深远

D. 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法律调整

 

查看答案

蒙森在《罗马史》中这样论述罗马法的起源:“对罗马人来说,法律首先不是如同我们所理解的那样,并非国王对于所有民社成员发布的命令,而首先是构成国家的各权力代表以说明和反驳的方式所缔结的契约。”这表明了罗马法蕴含了

A. 君权至上的精神

B. 公民主权的精神

C. 自由平等的精神

D. 三权分立的精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