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 材料 我国古代官制中,有“致仕”的说法,是指官员在年老或多病时,...

历史上重大改革

   材料 我国古代官制中,有“致仕”的说法,是指官员在年老或多病时,把职务归还给帝王,以摆脱政务颐养晚年。据考证“致仕”做法始于商代,《尚书》中就有辅佐商汤的伊尹年老告退致仕的记载。但这种做法在当时并不普遍。延至西周,国家官制才趋完善,对“致仕”退休才有明确的规定,如《礼记·曲礼》记载:“大夫七十而致事(仕)”。这样,官员到了70岁高龄而告老还乡,作为西周礼制的一项内容确定下来,并且为后来各朝各代所沿用,致仕告老退休的官员因曾为国家出过力,退休后朝廷都有一套赏赐和供养的规定。如汉代官员退休时,朝廷给予一次性的重赏,此外还给原俸的三分之一,直到去世。唐代对退休大臣不但赏赐从优,而且明文规定:“五品以上致仕者,各给半禄”,有突出贡献的,经皇帝恩准,可得全禄。京官六品以下,外官五品以下,退休时各给一份承业田以养老。到了宋代、明代,退休官员的俸禄更有提高。自商周以来的致仕退休制度为各朝统治者所沿用,这一方面是鼓励在职官员效忠朝廷恪尽职守,为其解除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也为鼓励年老有病的官员让出位子使贤明之人接替职位以提高效率。

——王伟《略论中国古代社会保障思想和措施》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致仕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致仕制度的影响。

 

(1)特点:历史悠久;制度日趋完善;以七十作为致仕年龄标准;范围限于年老多病的官员;致仕后以经济待遇为主。 (2) 影响:积极:有利于调节国家的人事结构和权力再分配,巩固中央集权;有利于官僚队伍新陈代谢,提高行政效率;有利于缓和统治者内部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对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有借鉴作用。 消极: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致仕制度度带有一定的终身制和世袭制印迹。 【解析】(1)从材料“官员在年老或多病”“据考证“致仕”做法始于商代”“延至西周,国家官制才趋完善,对“致仕”退休才有明确的规定”“官员到了70岁高龄而告老还乡”“退休后朝廷都有一套赏赐和供养的规定”中可以概括出中国古代“致仕制度”的特点。 (2)从材料“这一方面是鼓励在职官员效忠朝廷恪尽职守,为其解除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也为鼓励年老有病的官员让出位子使贤明之人接替职位以提高效率”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分析出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在《重寻近代中国》中写到:如何评估1928年之前的中华民国史,过去的言说,不论是中共,还是国民党,都将这一时间段看作是“北洋军阀反动统治”,即便是中性表述,也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或“北洋时期”。如果从大历史视角观察,1912年至1928年的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的正统。继续妖魔化这段历史,其实是对中国历史的不尊重。对这一时期的历史,近年来史学界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地一概贬斥否定到对其中的某些方面给予适当肯定的发展过程。他们认为尽管这一时期是军阀混战、政治混乱的黑暗时期,然而另一方面社会出现了新因素,历史仍在向前发展,是近代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当中的一个特殊阶段,现代化正是在这种新旧交替和冲突中向前发展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北洋军阀时期的历史。(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儒家一直比较重视道德修养问题。前期儒学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在人的道德修养方面,提出并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主张“仁者爱人”;在人生价值的选择上,主张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杀生成仁、舍生取义;在道德修养方法上,则注重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统一。后期宋明理学家把道德修养作为治学做人的根本,主张“学以至圣人”,要求自己和他人能够把圣人作为学习的榜样,以圣人的人格为导向,在精神上不断地努力,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同时注重个体内在情感的调节,要求个体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保持心灵的平静,保持一颗冷静清晰的头脑,以期冀达到一种有涵养的人格。

  材料二 西方现代的道德观念是从基督教伦理道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兼而吸收了古代哲学的道德理论,并以近代三大著作为依托,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道德体系。基督教的精神内核实际上也是“仁”,即博爱世人;而古代西方人的道德观则特别注重与知识、思想情感的结合。苏格拉底提出智慧即德行,亚里士多德则更注重美德与人类思想情感的结合,强调知与行的统一。他们从人性角度出发,用知识与理性来实践道德;三大著作中,《国富论》在经济上用“看不见的手”兴起了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经济;《论法的精神》在法律上确立了法律的神圣地位和三权分立原则;《社会契约论》在思想上从“人生而自由”的基础出发提出了政治上的“契约自由”。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孔孟儒学和宋明理学在道德修养上的不同观点,并分析儒家道德修养观的社会意义。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西方现代道德观的特点,并比较西方现代道德观与中国传统儒家道德观的异同。

 

查看答案

1975年,欧共体与46个非洲和太平洋地区发展中国家签订了为期五年的《洛美协定》。协定规定,欧共体在不要互惠的条件下,允许46国的全部工业品免税、不限量地进入共同市场。这说明

A. 不结盟运动冲击了世界格局

B. 美国霸权地位受到挑战

C. 欧洲经济复苏奉行独立外交

D. 世界经济两极分化严重

 

查看答案

19世纪晚期,英国内阁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权,而下院只是“充当内阁登记机关”,首相和内阁对下院议会党团的控制大为加强,许多英国人称内阁为议会中的“第三院”。

说明当时英国(    )

A. 议会丧失了立法权

B. 议会改革增设了新的立法机构

C. 责任内阁制仍需完善

D. 内阁不再对议会负责

 

查看答案

(题文)公元前5世纪中叶,雅典基本形成了一项由富人承担的“为公众办事”的捐献制度。“富有阶层对荣誉的渴望促使他们频频自愿承担公益捐助,而且这种捐助有时会给他们带来实质性的回报。”由此可见,雅典的“捐献制度”

A. 消除了公民之间的不平等

B. 是雅典追求公民自由的体现

C. 提高了富人的政治影响力

D. 使富裕阶层获得了政治特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