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30%,1932年占50%,而且是择优、低价购买;1931年苏联购买的美国机器设备约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这反映了
A. 新经济政策实际上并未停止实行 B. 斯大林模式下苏联机械工业落后
C. 经济危机促使美苏从对立到和解 D. 苏联利用西方经济危机发展工业
“经过20年社会、政治的剧变,一种新的浪潮在西方世界逐渐抬头……开始于1979年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直到1980年底里根当选美国总统后,这一浪潮才真正发挥力量。”“新的浪潮”的主要措施不包括
A. 减少行政干预经济
B. 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C. 增加政府公共开支
D. 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把马克思主义与苏俄当时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最终摸索到的在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思路。材料中“新思路”主要是
A. 建立稳固的工农联盟
B.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C. 大力推行企业国有化
D. 对外来资本的吸收和利用
十月革命后苏俄实行余粮征集制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列宁经过充分考虑,在1921年开始实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经济政策,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失去了公平性
B. 帝国主义国家对苏俄经济的包围封锁
C. 苏俄人民强烈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D. 苏维埃俄国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的水平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高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地春天。这“三次高潮”都得益于
A. 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 B. 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C. 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地位提高 D. 商品经济发展和自然经济的解体
1895年,清政府谕令各省:“招商多设织布、丝绸等局,广为制造”。其做法意在
A. 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
B. 扩大税源以解决财政危机
C. 改善中国的经济结构
D. 完善机构以适应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