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相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
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平均增长率
收入 |
|
农村(家庭收入) | 17.6% |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 | 8.0% |
消费水平 |
|
农村 | 8.9% |
城镇 | 4.5% |
A. 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
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
D. 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
雄安新区的立项建设,是我国进一步推进改革的里程碑,1990年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中国政府做出这一决策时面临的状况是
A.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开始转向城市、国企
B.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历史终结论”喧嚣
C. 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正在进行一轮姓“资”、姓“社”的争论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习近平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 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 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之“近代”的含义是
A. 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
B. 都由私人投资兴办
C. 不是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生产
D. 受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民用企业的诱导
文化大革命由思想文化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后,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冲击。但在1973年和1975年,我国农业生产比上一年分别增长9.2%和11.9%。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B.党和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
D.周恩来、邓小平调整经济政策
下图为《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对其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A. 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B. 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C. “八字方针”的提出促使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D. “大跃进”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