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后期出现了“缙绅家之女(婚嫁)唯财是计,不问非类”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A. 抑商政策逐渐松动
B. 择偶标准开始转变
C. 奢靡之风甚为流行
D. 传统观念遭受冲击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后汉书·蔡伦传》)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据材料能得出“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这一结论
B. 材料说明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
C. 人们的需求是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
D. 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的成本没有关系
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它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由此可见,道家
A. 反对掠夺,拯民疾苦
B. 追求平等,无为而治
C. 避世出尘,提倡包容
D. 遵循规律,和谐处世
刘邦称帝后,大封刘姓子弟为王,“自为枝辅,以卫王室”,允许后代继承封号,并规定“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由此可见当时存在着( )
①分封遗风 ②宗法观念 ③皇权思想 ④世袭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清雍正五年浙江布政使孔毓璞请求:“蒙圣谕藩臬(官员)皆赐折奏。仰恳圣恩,赐臣一例用折。”孔毓璞从而获得了越过一切中央机构直报皇帝的密奏之权。材料反映清朝
A. 非理性化统治的趋势日益明显
B. 军机处设立带来保密性的加强
C. 议政王大臣会议开始受到制约
D. 地方实力的加强迫使中央妥协
1980年邓小平在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说:“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为此
A. 全国各地开始实行普选人大代表制度
B. 中共提出“长期共存,相互监督”方针
C. 人民政协完成参政议政的职能转换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加紧全面立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