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1956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新中国所取得的主要成就有
①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②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果
③基本完成国民经济调整的各项任务
④人民公社体制在全国普遍建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下表是1966-1985年苏联经济的增长率(%)
影响这一时期苏联经济发展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A. 工业化运动
B. 美苏争霸
C. 农业集体化运动
D. 戈尔巴乔夫改革
观察下图,它能够反映的经济现象主要有
①资本家丧失企业控制权
②经营者革命的应运而生
③股票呈现分散化的趋势
④资本社会化趋势的加强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
A. 整顿财政金融 B. 调整农业结构
C. 复兴工业生产 D. 实行社会救济
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A. 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 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D. 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俄国用社会主义的方式实行现代化。对此评述不正确的是
A. 这是一种非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发展方式
B. 主要依靠国家力量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
C. 这是一个理想和成熟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D. 采取计划经济体制和赶超经济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