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某个时期,中国的工业呈现出以下发展态势:速度和规模都是空前的,超过了过去半个多世纪的成就。面粉业纺织业发展尤为迅速,重工业有了一定的增长。该时期最可能是
A. 1895—1911年
B. 1912—1919年
C. 1937—1945年
D. 1946—1949年
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4批共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进行到第十年时,深受西方民主、自由文化影响的留美幼童被政府分三批全部强行召回。回国的留美学生送往上海电报局、福建船政局、江南制造局等处。二三十年后,詹天佑扬名京张铁路、唐绍仪担任民国总理、蔡绍基就任北洋大学校长。从以上材料我们得出的认识有
①保守落后思想阻碍近代人才的培养
②清政府反对学习西方技术
③清政府培养新式人才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④清政府派遣留学生的主观目的是服务于洋务运动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④
下表反映了19世纪英国的社会经济状况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 英国社会经济状况 |
1760--1830年 | 水渠长度增加了3倍 |
1850年 | 修建了大约9654千米的铁路 |
1852年 | 生产的铁总量约为300万吨 |
1800--1850年 | 伦敦的人口增长了236% |
A. 新航路的开辟
B. 工业革命的开展
C. 垄断组织的出现
D. 世界市场的形成
(题文)下表反映的是1895年与1913年中国进出口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中国
A. 经济逐渐丧失独立地位
B. 贸易逆差得到扭转
C. 洋务企业获得重大发展
D. 民族工业快速发展
“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虚空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浮铺上行,百市买卖,热闹至饭前,市罢而收。”此种情形最早应出现
A. 宋朝 B. 唐朝 C. 汉朝 D. 清朝
明人朱载堉在《十不足》歌写道:“逐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上还嫌低。”这说明( )
A. 商品经济发展是促进社会转型的重要因素
B. 明代商业发展影响了社会风气
C. 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人们道德水平下降
D. 传统农业社会品格已不再适应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