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时,敏锐地意识到“当下的革命阻力已不再是表面上的制度与体制是否与现行的社会政治形势相一致,而是体制层面的价值体系是否符合民众之心理”。陈独秀强调的是
A. 提高国民觉悟是政治变革的前提
B. 民主共和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
C. 辛亥革命完成了政治革命的任务
D. 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生态优化
下面是近代上海部分年份进出口贸易总值统计图(单位:万关两)。据图可知这一时期
A. 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上海逐渐成为全国的商贸中心
C. 中国进口货物贸易额呈增长趋势
D.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清史稿》载:“世谓(内阁)大学士非兼军机处,不得为真宰相。胜此任者,非以其慎密,则以其通敏。慎密则不泄,通敏则不滯,不滞不泄,枢机之责尽矣。”该记载
A. 体现军国大权尽归内阁
B. 显示经世致用思想的发展
C. 证实清朝中央集权强化
D. 说明军机大臣需敏锐严谨
据表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史料 | 出处 |
至于缮写、模勒(雕刻之文),铉(炫)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 | 《白氏长庆集·序》(824年) |
中和三年癸卵夏(883年)……阅书于重城之东南,其书多率雕版印纸,漫染不可尽晓 | 《家训序》 |
咸通九年(868年)四月二十五日,王瑜为二亲敬造普施 | 1899年敦煌发现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
A. 文献史料的主观性须甄别使用
B. 不同史料导致历史真相多样化
C. 雕版印刷术在唐代已得到应用
D. 历史结论必须要依靠考古证实
南宋时杭州在“夜市于大街有车担设浮铺,点茶汤以便游观之人”,“巷陌街坊,自有提茶瓶沿门点茶,或朔望日,如遇吉凶二事,点送邻里茶水,倩其往来传语”。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A. 政治与经济中心合一
B. 城市商业比较发达
C. 官府加强了经济监管
D. 理学思想压倒迷信观念
据《左传·僖公四年》记载,“初,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以龟甲占)卜之,不吉(祥)。(以)筮(占卜)之,吉(样)。公曰:‘从筮。’卜人曰:‘筮短龟长,不如从长。’(晋献公)弗听,立之”。孔颖达认为:“卜人欲令公舍筮从卜,故云‘筮短龟长’。”这可以用来说明先秦时
A. 法律的制定者是君主
B. 政治活动有原始色彩
C. 诸侯的权力受到制约
D. 社会贵贱观念的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