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麟游县志》中指出,该县“核桃最佳,于地尤宜”。农民遂“以谷为本,以此为末,庶谷不致于竭,而凶年亦无可忧矣。”清乾隆间,河南县知县提出,农民应当生产“谷米布帛以务本”,而又应当种植经济作物进行“调剂”,以“兼权钱币”。这反映出清初 ( )
A. 农本商末理念发生根本变化 B. 统治者积极倡导本末相权
C. 传统农耕经济不断发展演进 D. 统治者重视农业技术的推广
《宋史》记载:徽宗宣和三年,“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明代施耐庵在宋、元以来有关水浒故事的基础上,创作了《水浒传》,讲述北宋宋江等人由被迫落草、替天行道,直至受到朝廷招安、东征西讨的历程。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
A. 新型史料介入有助于厘清历史事实 B. 古代史家扬善抑恶的传统影响历史解释
C. 社会主流思想影响大众的历史认知 D. 不同的史家对同一历史现象有不同理解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具有很强的延续性,唐朝就继承了隋朝诸多制度,如三省制、科
举制、均田制等,涉及各个方面的内容。这说明了隋唐时期 ( )
A. 演进趋势相似 B. 治国理念相同 C. 思想控制严格 D. 国家统一安定
周武王死后,周公旦摄政,平定三监,大行封建,建都洛邑,制作典章礼乐,七年归政成王。自春秋以来,周公被历代统治者和儒家学者视为圣人。这主要反映了 ( )
A. 古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视 B. 儒家成圣成贤的理想追求
C. 周公的文治武功为后世敬仰 D. 政府加强思想控制的需要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扁鹊望诊的历史叙述,据此推断:
叙述 | 出处 |
公元前七世纪初,扁鹊望诊蔡桓公 | 《韩非子·喻老》 |
公元前五世纪初,扁鹊为赵简子诊斯病情 | 《史记·扁鹊传》 |
公元前四世纪末,扁鹊曾试图用石具除去在位的秦武主脸部的疾病 | 《战国策·杂策》 |
A. 历史文献关于扁鹊的记载真实可信
B. 对同一历史人物会有不同的历史认识
C. 对扁鹊的历史叙述有神化成分
D. 历史阐释和历史叙述必须保持一致
【历史一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张汤,西汉时长安杜人,其幼年时代就喜为吏,有狱吏之才,受其父的专门培养。父死后,约在景帝时期,张汤即为长安吏。他任长安吏时,结识了田胜—景帝王皇后的同母弟。武帝即位后,田胜被封为“周阳侯”。田胜很快荐举张汤,让他“遍见贵人”。元光五年(前130年)张汤为太中大夫,在任上四年的主要政绩,是同赵禹“共定诸律令”。元朔三年(前126年),张汤升为廷尉,任内共五年,表现了封建官僚难能可贵的品德——常常将功劳归于别人,而由自己替下属承担错误的责任,并将有才干的官吏推荐给朝廷。张汤为廷尉期间所治的重大刑狱,是淮南王刘安谋反一案。这一案“所连引与淮南王谋反列侯、二千石、豪杰数千人,皆以罪轻重受诛”。它是自汉初以来中央政权对诸侯王势力最后一次沉重打击,从此以后诸侯国已无力与中央对抗……而对农民的反抗斗争,张汤则是以残酷镇压来回答的。
——摘编自林剑鸣《张汤评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汤受重用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张汤的历史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