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梁启超的《波兰灭亡记》、康有为的《波兰分灭记》为典型代表...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梁启超的《波兰灭亡记》、康有为的《波兰分灭记》为典型代表,亡国史研究持续不衰,仅1901--1910年间,单行本就有30余种。1915年5月9日,因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问题,5月9日被定为国耻纪念日,由此导致又一波国耻史著作出版的高潮。这反映了研究者的

A. 创新精神

B. 求真意识

C. 时代情怀

D. 全球视野

 

C 【解析】康梁的关于波兰灭亡的记录以及国耻纪念日的出现都体现出国人对当时的时事的关心,体现出挽救民族危亡的时代精神,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这一点;B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对事物探索求真的内容;D选项看似没错,但是没有突出后面“国耻纪念日”的内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3年.邓中夏在《中国现在的思想界>一文中指出:“新文化运动者后来也分了家,……一个叫‘科学方法派’,一个叫‘唯物史观派’。……唯物史观派,他们亦根据科学,亦应用科学方法,……所不同者,只是他们相信物质变动(老实说,经济变动)则人类思想都要跟着变动,这是他们比上一派尤为有识尤为彻底的所在。”据此可知作者认为唯物史观

A. 能够揭示出历史发展的本质

B. 否定资产阶级文化的先进性

C.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D. 应与科学方法进行严格区分

 

查看答案

晚明文献记载:“今诸夷进贡方物,仅有其名耳,大都草率不堪……朝廷所赐缯帛靴帽之属,尤极不堪,一着即破碎矣……近来物值则工匠侵没于外,供亿(供应)则厨役剋减于内,狼子野心,且有谇语(贵骂),谇语不已,且有挺白刃而相向者,甚非柔远之道也。”材料表明当时

A. 闭关政策遭到内部质疑

B. “海禁”政策出现较大松动

C. “天朝上国”地位发生动摇

D. 传统对外政策弊端显现

 

查看答案

据文献记载两宋时期.“士大夫发迹垄亩,贵为公卿,谓父祖旧庐为不可居,……复以医药弗使,饮膳难得·自村幢而迁于邑,自邑而迁于郡者,亦多矣。”又如奉化李雄飞之父.“隆于教子,其徙城市,便二子之从师也”.这主要反映了两宋时期

A. _工商业市镇吸引大量人口

B. 科举考试促进重学风气形成

C. 城市职能呈现多元化特征

D. 土地兼并导致农村经济萧条

 

查看答案

太宗时

中书省(中书令)

门下省(侍中)

尚书省(左右仆射)

高宗时

西台(右相)

东台(左相)

中台(左右匡政)

玄宗开元初年

紫微省(紫微令)

黄门省(黄门监)

尚书省(左右丞相)

 

表1为唐前期官制表,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

A. 三省制只存在于唐太宗时期    B. 中书省、尚书省长官方为宰相

C. 行政权力逐渐向尚书省集中    D. 中枢权力体制整体相对稳定

 

查看答案

西汉官方孝德教育呈现出神秘化的倾向,“孝”从政治伦理范畴中提升出来,发展为宇宙间无所不在的最高准则,为引导人们崇尚孝德,统治者

A. 推动了儒释道融合

B. 革新了选官制度

C. 提出家国一体观念

D. 设刺史以察民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