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元二十一年,元朝政府实行“官船官本商贩之法”,就是说,政府出本钱出船,然后招人去用官家的船进行海外贸易。获得的利益,政府得七分,个人得三分。这个政策反映出元代
A. 实施“与民争利”的做法
B. 封建海关赋税过于沉重
C. 对海外贸易采取鼓励态度
D. 私人海外贸易空前发达
佛教在古印度,其出家众的生活来源是由托钵化缘来获得的。两汉魏晋传入中国之后,出家众的生活来源发生了改变,由托钵化缘式改变为坐拥土地及寺产的安居受供式。佛教出家团体生活方式的改变
A. 表明佛教放弃了原始教义
B. 旨在适应中国封建农耕的经济形态
C. 反映了佛教与儒学的融合
D. 成为两汉魏晋土地兼并的主要力量
当晋楚两国争霸中原时,长江下游崛起了吴、越这两个国家。晋为了对付楚国,就联合吴国。吴、楚之间多次发生战争。吴国大举伐楚,节节胜利,一直打到楚都,楚的国力大大削弱。这些战争
A. 促进了区域统一和社会大变革
B. 属于周初分封国间争权夺利的斗争
C. 加速了汉族与南方民族的融合
D. 说明分封制和宗法制已经彻底瓦解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邓稼先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隐姓埋名,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作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年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摘编自杨振宁《邓稼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期邓稼先主持“两弹”工作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邓稼先的选择做简要评价。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13—1914年西姆拉会议召开期间,英国代表麦克马洪在会外以换文形式同当时西藏地方政府代表秘密炮制了一条新的中印边界,即“麦克马洪线”,把边界从山麓向北移至喜马拉雅山山脊。历届中国政府对此都没有承认,当时英国政府不敢公开把该线画在地图上,直到1936年,这条线才出现在英印地图上。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从实际出发,主张“中印双方应该考虑历史的背景和当前的实际情况,根据五项原则,通过友好协商,全面解决两国边界。”而印度独立后却继承了英国对中印边界的划法,并利用中国忙于朝鲜战争之机,加快向“麦克马洪线”推进,于1951年完成了对该线以南九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的吞并,而且宣布把包括“麦克马洪线”在内的、印度单方面主张的整个中印边界视为不容更改的正式边界。从1961年起,印军在中印边界西段开始大规模越过传统习惯线,妄图以武力实现其所坚持的中印边界。1962年,中国军队被迫进行自卫还击,痛击印度侵略者。至此,中印关系全面恶化,外交关系一度由大使级降为代办级。
——摘编自康民军《五六十年代中印边境冲突的原因探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印边境冲突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印边境冲突的影响。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880—1920年间,美国平均每10年入境的外来移民达到659万,爱尔兰人的天主教文化、亚裔和非裔的文化、美洲土著的文化和美国主流文化相互交织。1891年,美国中等教育改革委员会成立了“十人委员会”,着手进行课程改革,先后于1893年和1899年发布了《十人委员会报告》和《中学历史学习》两份核心文件。面对当时增加实用性强的课程以适应城市化、工业化的社会呼声,“十人委员会”以“我们美国人只知道美国的伟大,却不知道其为什么伟大”、“(历史教育)是人的各种条件的平衡器——是社会这部机器平衡的轮子”为由将中学历史课程列入九大核心课程。中学历史课程强调“熟悉政治和社会环境,鉴别社会和国家本质,形成公民责任感和义务感”。在课程设置中,希腊史、罗马史、英国和法国史成为世界史的主要内容,而英国史不但在第二模块中世纪和现代欧洲历史中出现,还设置了第三模块专门学习英国史。
——摘编自张卓鸿《<十人委员会报告>与美国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