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3月,邓小平在政治局会议上说:“我同外国人谈话,用了一个新名词:中国式的现代化。到本世纪末,我们大概只能达到发达国家七十年代的水平,人均收入不可能很高。”邓小平的言论
A. 加快了我国迈向科学发展之路的步伐
B. 表明我国正式确立了现代化发展蓝图
C. 坚定了中央全面推行城市改革的决心
D. 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走向成熟
(题文)(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Ⅰ)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 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 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 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下图是1952—1965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图(1952年=100)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该统计数据反映了
A. 国民经济结构日渐趋于平衡
B. 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C. “一五”计划期间工业体系基本形成
D. “大跃进”期间国民生产总值持续下滑
1956年,浙江温州有合作社曾实行包产到户,到1957年温州地区实行包产的农户占入社农户的15%,与此同时,四川、广东、安徽等省一些农业社也先后实行了包产到户。此后直到70年代,仍有一些地方曾实行包产到户。这一现象反映了
A. 农村基层政权管理体制薄弱
B. 市场经济在农户经营中起重要作用
C. 基层的探索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奠定基础
D.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自下而上推进
“一五”计划期间,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中央正式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各省、市人民政府的财经委担负计划任务,综合编制自身计划,受国家计划委员会指导,而区、市财委的计划局受同级财委和上级计划机构的双重领导。这一体系的形成
A. 有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
B. 有助于新生政权的巩固
C. 为工业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D. 标志着国家机构改革的开始
新中国“一五”计划从1951年开始编制,1952年形成草案,1953年开始执行,1954年基本定案,到195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这反映出当时
A. 国家对工业建设十分慎重
B. 中共摸索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C. 社会主义建设中急于求成
D. 法制欠缺,国家制度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