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央的正式司法机关有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审判专属刑部,大理寺专管复核,两者都须接受都察院的监督。凡遇有重大或疑难案件,三个部门组成“三法司”,进行三司会审,最后由皇帝裁决。这反映出明朝
A. 司法权力由皇帝直接控制
B. 监察机构丧失独立性
C. 司法制度开始向近代转型
D. 司法与监察有机结合
南宋理学家陈亮(1143~1194年)提出了“农商一事”“农商相籍”的思想,认为农业和商业同为社会经济体系的两大支柱,无高低轻重之分;两者不是彼此独立和排斥的,而是互助互利,相互促进的。这一思想反映出
A. 商人社会地位有明显上升
B. 儒家义利观发生了重大变化
C. 经济发展冲击了农本思想
D. 传统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西汉著作《五行五事》中说,如果君王不知礼节,树木就长不直,并且夏天常有暴风;如果君王言不守信,反复无常,秋天霹雳天气就特别多;如果君王不听劝谏,刚愎自用,春夏季节将暴雨成灾。这些思想
A. 阐述了天人互渗的关系
B. 有利于规范君主的行为
C. 完善了儒学的思想体系
D. 蕴含了一定的辩证意识
公元前498年,针对鲁国三位国相超越规格的城墙,孔子协助鲁定公实施“堕三都”的行动,最终失败;公元前453年,晋被赵、韩、魏三家成功瓜分。这两个历史事件反映了
A. 春秋时期大国争霸的本质
B. 战国时代的到来
C. 当时社会转型带来的动荡
D. 统一趋势的加强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生于1890年的我国著名史学大师陈寅恪,其父为晚清著名诗人陈三立,其祖父为曾支持维新变法的晚清名臣陈宝箴。陈寅恪五岁开始读家塾,祖父与私整先生约定“一不打学生,二不背书”;十岁时在家中学堂学习四书五经及数学、英文、音乐、绘画等课程;十几岁开始就理头于浩如烟海的古籍和佛书之中;青年时期到哈佛大学、柏林大学等世界名校深造。陈寅恪虽未获得过任何学位,但通晓十五种文字。1925年受聘于北京清华学校国学院后,与当时同在国学院的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并称为“清华四大导师”。陈寅恪善于从史料的细微处阐释宏阔的历史。他指出:“有人以为历史必然限于普通课本里所有的,这是不对的。课本只供参考,不足为依据。”“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盖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故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明了,则其学说不易评论……”面对五四以来中西文化的剧烈碰撞,陈寅恪认为:“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住。”
1927年国学大师王国维自沉于昆明湖,两年后陈寅恪写了一篇悼念王国维的碑文,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评价王国维并阐发自己一生坚守的主张。20世纪30年代,陈寅恪自觉担当文化使命,主张”国可亡而史不可灭……(学术)实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者。”,并坚持以学术研究来唤醒国人对祖国历史、文化的信心,从而振奋民族精神,拯救民族危机。1945年,陈寅恪因长期眼疾而左眼失明,但他仍坚持开课授徒。1949年,他先后拒绝了台湾大学校长博斯年让他赴台、国民党让他暂居香港的邀请。50年代初,他又拒绝了中国科学院请他担任历史研究所所长的邀请,一直坚持在岭南大学(后被合并为中山大学)任教治学,直至生命的终点。
——整编自浙江文艺出版社《人在历史中的地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陈寅恪的学术理念和学术精神。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概括促成陈寅恪这种学术理念和精神的因素。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历时42天的海湾战争,多国部队以较小代价(伤亡4232人,损失飞机56架坦克35辆舰艇2艘)取得决定性胜利,伊拉克军队遭受重创(伤亡10万人,损失飞机324架坦克3847辆舰艇143艘)。以下是2000年出版的《海湾战争全史》目录局部:
第六章多国部队的“沙漠盾牌”与海上拦截行动(第三节多国部队的海上拦截行动和临战准备/一、美国单方面的海上拦截行动/二、多国协同海上拦截行动)
第八章“沙漠风暴”的空中作战(第二节“沙漠风暴”空中突击作战的基本经过/一、第一阶段:对伊拉克战略目标实施空中打击/二、第二阶段:夺取科威特战区制空权/三、第三阶段:为地面作战部队进行战场准备/四、第四阶段:对地面作战进行空中支援)(第三节“沙漠风暴”空装作战……/三、大量使用高科技武器装备,充分发挥技术上的优势)
第九章“沙漠风暴”的海上作战(第二节多国部队的海上防空和反水雷作战)(第三节多国部队的海上舰炮火力支援和两栖作战行动)
第十章伊拉克的防空与反击(第二节伊拉克对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的导弹袭击战)
第十一章“沙漠风暴”的地面作战与海湾战争的结束(第四节“沙漠风暴”地面作战……/四、兵力机动与火力机动结合,最大限度地利用技术优势/五、紧密配合,密切协调,力求达成战役行动的整体性)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海湾战争的军事特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简评海湾战争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