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张居正柄政后,鉴于一条鞭法“有极言其便者,有极言其不便者,有言利害半者”,采取了十分慎重的态度,主张“果宜于此,任从其便,如有不便,不必强行”,即要求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不强求一律,他还接受大多数人的看法,认为一条鞭法比较适合南方地区,“在南方颇便”。随着一条鞭法在局部地区的推广和成功,张居正越来越相信一条鞭法利多弊少,南北皆宜,值得全面推广。尽管张居正在执政期间没有颁布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的政令,但由于他的态度明显是支持一条鞭法的,因而各地方官员纷纷推行,到万历二十年(1592年)左右一条鞭法已推及全国。
——摘编自《张居正的改革与“一条鞭法”的推行》
材料二一条鞭法以简化赋役征发的项目和手续为基本原则,规定各州县以白银为单位通算每年的正、杂役费用,得出一个“役银”数目,然后“量地计丁”,即按照丁、粮两项标准将其分摊到每家每户头上,每粮一石征银若干,丁一人征银若干,最终与该户的田赋(亦折银)合并征收。
——摘编自范树青等《江右商帮兴起的制度成因分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条鞭法推及全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条鞭法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货币演变概况表
时间 | 概况 |
商周 | 以贝壳作为主要货币使用,出现青铜材质货币 |
春秋战国 | 楚国地区使用蚁鼻钱、黄河流域多用布币、齐燕地区使用刀币和三晋两周地区使用环钱、秦国地区使用圆形方孔钱 |
秦 | 黄金为上币,铜钱为半两钱,重如其文。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 |
汉 | 主要有三种:半两、三铢、五铢 |
唐 | 主要使用开元通宝,钱帛并行 |
宋 | 以铜钱为主,出现铁钱和纸币 |
元 | 纸币成为基本流通货币,铜钱已不占有主要的地位,白银的流通量占有相当比例 |
明 | 大力推行纸币——大明宝钞,后来改为钱钞兼用。嘉靖后,白银成为法定货币(以称量货币非铸币存在) |
清 | 大额交易以白银为主,小额交易往往用钱,外来银元多有流通。清末开始铸造银元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两条有关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结论,并予以说明。(要求:结
论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美国不仅是一个共和国,而且是一个联邦。但是在美国,国家权威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当时欧洲一些君主专制大国还要集权,我这里只举两个例子。
法国共有十三个最高法院,它们绝大部分有权解释法律,而且不准上诉。另外,一些称为“国中国”(paysd’Btat)的省份,在负责代表国家的最高当局制定税法时,有权拒绝同最高当局合作。
而在美国,正像只有一个立法机构可以立法一样,只有一个法院可以解释法律。因此,在这两个主要点上,美国比旧法兰西王国还要集全……
——1835年【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
材料二(1791年乾隆谕旨)国初(建立)以来,设立(世袭的清朝贵族)议政王大臣,彼时因有议政处,是以特派(议政)王大臣承充办理(军国大事)。自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之后,皆系军机大臣每日(应皇帝)召对,承旨遵办,而满洲(内阁)大学士(各部)尚书,向(来)例俱兼议政(王大臣)虚街,(非军机大臣则)无应办之事,殊属有名无实。朕向来办事,祗崇实政,所有议政空衡,著不必兼充,嗣后该部亦毋庸奏请。
——《清高宗实录》卷一三八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旧法兰西王国相比,美国政治制度所具有的特点及对美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91年乾隆谕旨所体现的清朝前期中央政治机构的制度性变化,概括指出当时中美政治制度的不同之处。
英国产业结构1991--2009年单位:%
| 农业 | 工业 | 服务业 | |||
就业 | 产值 | 就业 | 产值 | 就业 | 产值 | |
1997年 | 1.9 | 1.4 | 26.7 | 30.2 | 71.4 | 68.4 |
2003年 | 1.3 | 0.9 | 23.3 | 25.2 | 75.4 | 73.9 |
2009年 | 1.1 | 0.9 | 19.6 | 22.0 | 79.3 | 77.1 |
表中英国产业结构数据变化可以说明
A. 英国经济一直坚持凯思斯主义的指导
B. 英国经济发展去工业化特征明显
C. 英国外贸逆差不断扩大,形势严峻
D. 英国在经济发展中坚持货币主义
《全球通史》载:“1917年3月至11月是临时政府和苏维埃之间为权力而斗争的时期。在这场斗争中,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A. 罗曼诺夫王朝的被推翻
B. 其反对“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C. 经济危机导致工人罢工
D. 其拒绝停战也拒不分配土地
在罗马教会的裁判下,伽利略被监禁在水牢;在英国社会转型中,牛顿荣膺皇家学会会长;在法国大革命狂潮中,拉瓦锡在断头台上痛苦挣扎;在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爱迪生拥有一千多项专利;在德国纳粹迫害中,爱因斯坦被迫背井离乡。这些科学家的命运说明
A. 科学发展需要几代人的自我牺牲
B. 科学的发展需要适宜的社会环境
C. 科学家要有献身真理的斗争精神
D. 近代欧美国家对科学家缺乏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