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思想家狄德罗、卢梭等人编写的《百科全书》于1751年到1772年共计出版17卷文字和11卷图解。该书编者的信念是人类具有可完善性,通过不断扩充知识能够实现人类的进步。该书的编撰反映了
A. 启蒙运动理性与科学的主张 B. 法国大革命促进文化的普及
C. 工业革命推进印刷技术发展 D. 世界市场对文化发展的推动
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写的《法学阶梯》中,将契约细分为四种实物契约、四种合意契约、口头契约和文字契约,除此之外还将其它的非典型契约统称为无名契约。可见其
A. 具有注重形式和程序繁琐特点
B. 为民主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
C. 注重维护身份平等和个人私权
D. 利于在实际操作中准确应用
“二五”计划初期,毛泽东提出的《工作方法六条》:要求计划做三本帐,中央做两本账,一本是必成的计划,对外公布,第二本则是则成的计划,不对外公布;地方也有两本账,地方的第一本账就是中央的第二本帐,这在地方式必成的,地方的第二本账也是期成的。由此可见
A.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严重
B. 中央部分纠正左倾错误
C. 经济非正常发展态势明显
D. 调整八字方针初见成效
下表是近代上海《申报》和重庆《商务日报》两份报纸发行的广告量
时间 广告量 报纸 | 1926.12 | 1930.11 | 1932.5 | 1934.6 | |
《申报》 | 洋货商品广告量(条/天) | 30 | 29 | 43 | 17 |
占总商品广告比例(%) | 27 | 21.8 | 53.8 | 22.4 | |
《商务日报》 | 洋货商品广告量(条/天) | 15 | 15 | 17 | 20 |
占总商品广告比例(%) | 41.7 | 46.8 | 41.5 | 38.5 |
据表推断
A. 传统的生活物资被洋货取代
B. 重庆报刊业的西化程度较上海高
C. 重庆广告业比上海更加发达
D. 重庆地区民族工业发展弱于上海
武昌起义发生后,最早用“革命”来称谓并且连续密集报道的是《民立报》。1911年10月13日,《申报》开始持续报道辛亥革命,此后,各地报刊纷纷刊载相关消息。事发一个月后,即有专论此事的《中国革命史》出版,提出:“此次革命甫越数星期,响应人数已非一处。”以上史实说明
A. 革命产生广泛社会影响 B. 革命促进近代报刊兴起
C. 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 民国政府注重舆论宣传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形成了只有外国商人才能享受的“子口税”特权。无论进口洋货或出口土货, 交纳子口税后,一律免征内地税;而子口税的税率远低于内地税。子口税制度
A. 增加了清政府的收入 B. 刺激了民族工业发展
C. 便利了外国商品倾销 D. 减轻了民众赋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