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 苏联 1917-1930 张勋复辟失败。...

(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

苏联

1917-1930

张勋复辟失败。五四运动爆发。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国民党一大。孙中山逝世。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南昌起义。

列宁发表《四月提纲》。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共产国际在莫斯科成立。反对帝国主义三次武装干涉并获得胜利。俄共(布)通过“新经济政策”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

1931-1949

九一八事变。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遵义会议。平型关大捷。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日本宣布投降。重庆谈判。国民政府覆亡。

德苏互不侵犯条约签订。斯大林格勒战役。参加雅尔塔会议。苏联对日宣战。对德国的西占区实行“封锁”。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50-1977

毛泽东访苏。党中央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大跃进运动。刘少奇逝世,基辛格访华。恢复高考。

斯大林逝世。苏共召开二十大。撤走全部援华专家。武装侵犯中国珍宝岛。武装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勃列日涅夫取代赫鲁晓夫出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1978-2000

建立沿海经济特区。颁布第四部宪法。开始国有企业的改革。“汪辜会谈”。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武装入侵阿富汗。宣布单方面裁军50万人。戈尔巴乔夫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苏共二十七大通过加速发展战略。叶利钦访华。

 

 

上表为20世纪中苏(俄)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苏(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示例一:论题:苏俄(苏联)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影响。 论证: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在苏俄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成立1924年,苏联和共产国际又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革命运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左倾”领导人照搬苏联经验,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抗战时期,苏、中、美、英等结成反法西斯同盟,成为中国赢得抗战胜利的重要原因。1945年8月苏军出兵中国东北,并帮助中国共产党完成接收,东北地区也成为解放战争巩固的后方。 结论:民主革命时期,苏俄(苏联)曾给予中国革命有益的帮助,但中国照搬苏俄(苏联)革命道路也使中国革命遭到挫折。 示例二:论题:新中国与苏联关系的历史演变。 论证:新中国成立后,苏联首先予以承认;根据当时的国际环境;我国奉行“一边倒”方针,于1950年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国获得苏联巨大援助,国民经济迅速恢复,一五计划超额完成。50年代末,苏联实行霸权政策,中苏关系逐渐破裂,处于对抗状态进入80年代后,中苏关系得到调整改善,90年代初,随着苏联的解体,中国与俄罗斯积极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1年,中国与俄罗斯等中亚五国协商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加强了双方的政治和经济合作。 结论:“二战”后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及苏联外交政策的调整导致中苏关系-波折。 示例三:论题:苏联模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论证: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初期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后来模式僵化,阻碍苏联的发展,最后导致苏联解体;中国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改革开放,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功。 结论:照搬别人模式或墨守自己僵化的模式都不可取;必须从国情出发确定自己的发展道路。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依据材料信息提取观点,结合所学对于提出观点进行论证,本题可以依据材料信息从“苏俄(苏联)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影响”后者从“新中国与苏联关系的历史演变”以及“苏联模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提取观点,论证结合每一个时期苏俄或者苏联对中国民主革命、经济建设以及政治模式等角度思考回答,最后得出结论。 ”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曾提出一个著名论断:蒸汽机=水排十风箱。他想用这一公式说明,没有中国古代技术成就,西方近代革命的心脏蒸汽机是不可能被发明的。从蒸汽机的关键结构看,“风箱”解决了双作式阀门问题,而“水排”则提供了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之间的转换设备。“风箱”是我国宋代发明,尔后传到西方,18世纪在欧洲普遍应用,而“水排”在1900多年前就在我国出现,《后汉书•杜诗传》中有明确记载。从这个角度看,我国古代先进的技术已经为蒸汽机发明打下了基础,但最早发明“风箱”和“水排”的中国人却没有制造出蒸汽机。

——薛依群《谁让我们与蒸汽机擦肩而过》

材料二:熟练技术工人的缺乏使得蒸汽机的制造和日常维护在人手上显得捉襟见肘,蒸汽机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也就很难在全行业得到推广使用。对于那些资本规模较小的工厂主而言,在他们积累足够资本之前只能推迟或者引进很少的蒸汽机。正如钱乘旦教授所说:“每当蒸汽机发生严重故障,瓦特都要亲自去用户那里维修,这样自然会使许多人望而却步,不敢贸然购买蒸汽机,这种局面要等到机工成长起来及机械学成为完整科学,机器工业成为新一代工业部门才能转变,而这就需要整整一代人的时间。”总之,19世纪30年代前的很长时间内,作为新鲜事物的瓦特蒸汽机在传播过程中并没有被所有人接受。卢德运动中的手工劳动者将瓦特蒸汽机等机器视为抢夺自己饭碗的“敌人”予以破坏。

——摘编自高宁波《19世纪30年代之前蒸汽机推广使用缓慢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30年代之前蒸汽机在推广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和西方近代科技的相同影响。

 

查看答案

1981年联合国的一项调查报告,拉丁美洲输往美国的1000項产品中,美国应用了400条关税壁垒手段;日本在431项拉丁美洲的进口货上施行100条非关税壁垒。据此推知

A. 贸易易保护主义能有效应对危机

B. 经济全球化面临严峻的挑战

C. 经济区域集团化进程被迫中断

D. 贸易保护导致国际局势紧张

 

查看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法国总理白里安于1929年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上述材料表明

A. 欧洲传统上就有统一的思想愿望    B. 法国与德国在一战后得到了和解

C. 一战后欧洲国家走上了联合道路    D. 欧洲合众国实际为欧共体的前身

 

查看答案

1881年德国首相俾斯麦提出工伤事故保险法案,由于意见存在严重分歧未获国会通过。1882年经过修订后的法案提交国会,再次遭到反对。俾斯麦为法案通过曾付出极大努力,德国皇帝甚至为此发表圣谕,但法案还是遭到到国会否决未能通过。这一事件体现了

A. 立宪政体能阻止国王专权

B. 国会处于国家权力中心

C. 首相和皇帝的权力遭到削弱

D. 立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

 

查看答案

他们在批判中世纪神学思想时,并没有完全采取纯粹的世俗主义态度。相反,他们创造性地阐发了基督教神学文化传统的某些想想资源,采取了“借神颂人”的理论模式。借助上帝至高无上的权威来颂扬人的自由意志和理性尊严。属于“他们”主张的是

A. 实现人的彻底解放

B. 反对世俗君主专制

C. 追求人的价值尊严

D. 怀疑神灵人性至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