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西汉末年,匈奴攻入西域,在西域“敛税重刻”,使“诸国...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西汉末年,匈奴攻入西域,在西域“敛税重刻”,使“诸国不堪命”,莎车、鄯善等十八国“遣使入侍”,“愿请都护”。东汉明帝派出大军出塞,大败北匈奴,班超屡立战功。战后,他又奉命出使西域诸国。班超率36名随从,首先抵达鄯善。鄯善王对班超使团先热情后冷淡。原来是匈奴使者也到达鄯善活动,使鄯善王莫知所从。班超得知这一情况后,当机立断,夜袭匈奴使团,一举而歼。这次行动促使鄯善王下决心断绝同匈奴的关系,重新和东汉交好。到公元94年,西域南北道终于再次畅通。班超壮年出使,70岁才返回洛阳。班超在西域时,欧亚大陆上几个大帝国同时并存,各国家和地区间的相互往来,那是在所难免的。德国学者斯坦因认为班超对西域的经营使“帝国的声威在全塔里木盆地又树立起来了”。

—根据何芳川《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班超成功出使西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班超经营西域的意义。

 

(1)原因:班超智勇双全和对西域风俗的了解;匈奴贵族的残暴统治,西域人民渴望安定生活和中原王朝的保护;东汉对匈奴战争的胜利。 (2)意义:为西域营造出一个较为安定的环境;保证了丝绸之路畅通,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扩大了东汉的疆域,巩同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民族团结、民族融合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解析】 (1)根据材料“班超得知这一情况后,当机立断,夜袭匈奴使团,一举而歼。这次行动促使鄯善王下决心断绝同匈奴的关系,重新和东汉交好。”归纳为班超智勇双 全、东汉对匈奴战争的胜利;“西汉末年,匈奴攻入西域,在西域……愿请都护”归纳为匈奴贵族的残暴统治,西域人民渴望安定生活和中原王朝的保护。 (2)根据材料“西域南北道终于再次畅通”、 “班超在西域时,欧亚大陆上几个大帝国同时并存,各国家和地区间的相互往来,那是在所难免的”归纳为保证了丝绸之路畅通,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帝国的声威在全塔里木盆地又树立起来了”归纳为扩大了东汉的疆域,巩同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再结合所学,从民族团结、民族融合的角度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8年戊戌维新期间,清政府正式下令各省督抚选派学生赴日留学……至1899年,中国留日学生已有100多人。1901年中国留日学生人数又增加到280余名,1902年为500多人,1903年1300多人,1904年达2400多人。1905年至1906年,中国人留学日本达到高潮。由于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和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等因素影响,留日学生人数猛增到8000多人。

与19世纪清政府派往欧美的留学生大多学习理工和海军不同,20世纪初中国留日学生学习的专业非常广泛,从政法、文史、外语、师范、到理工、农医、军事、商业以至音乐、美术、体育,应有尽有,其中以学政法和陆军为最多。

—摘自王晓秋《清末为何出现留日热潮》

材料二:从1950年到1966年,中国先后向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派遣了万余名留学生,其中向苏联共派出了8310人,占派出总数的78%。

中国向苏联派出的留学生,大多属于工程技术领域的,苏联的高等院校、企业、设计院和科研机构,为中国培养了很多的技术干部和熟练的技术工人。根据苏联方面的统计,1951年到1962年有8000多名中国人,在苏联学习生产技术,有11000多名的中国大学生和研究生,在苏联的学校学习……此外,通过科技合作系统,1500名中国工程师、技术人员和学者,去苏联了解科学技术的成就和生产经验。

—摘自《中国向苏联大量派遣留学生》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晚清及新中国初期留学特点的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两个时期不同留学特点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历史地图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根据上图包含的历史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说明“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只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中国革命才能发展”这一论断。(要求: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查看答案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制度创新推动了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特尔高级院士GeneMeieran认为,创新有三种类型:突破性创新,其特征是打破陈规,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渐进式创新,特征是采取下一逻辑步骤,让事物越来越美好;再运用式创新,特征是采用横向思维,以全新的方式应用原有事物。

—《维基百科》

材料二:雅典的民主政治是“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美国民主政治是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典型代表,从美国的民主政治可以看到雅典民主政治的现实意义。

—何亚华《以美国民主宪政为例看雅典民主政治的现实意义》

材料三:将来的正式总统,虽可继续选举袁世凯,但是政治大权应归内阁;因而内阁必由奉党以国会多数派来组织,才能根椐约法发挥政党的责任内阁制作用,使国家走上民主政治的正轨

—陈旭麓《宋教仁集》

材料四: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十七条一切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经常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

第十八条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效忠人民民主制度,服从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选)

(1)据材料一,指出“突破性创新”和“渐进式创新”在隋唐政治制度方面各有什么表现?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从“美国的民主政治”中怎样看到“雅典民主政治的现实意义”?

(3)据材料,指出宋教仁设计的理想政治体制有什么特点?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1954年宪法为防止出现绝对的权力作了哪规定?

 

查看答案

“自由世界”和“西方”两个词汇的使用情况统计表

 

提到的次数

百分比的变化

1988

1993

纽约时报

自由世界

71

44

-38

西方

46

144

+213

华盛顿邮报

自由世界

112

67

-40

西方

36

87

+142

国会记录

自由世界

6

114

-68

西方

7

10

+43

 

 

材料表明

A. 自由世界逐渐丧失影响

B. 西方阵营瓦解

C. 苏联解体,冷战结束

D. 西方全球霸权逐渐收缩

 

查看答案

19691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就职演说中说:在经历了一个对抗的时代之后,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谈判的时代。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 美国意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B. 西欧、日本的崛起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

C. 不结盟运动的发展挑战了美苏的国际政治地位

D. 美国陷入越战泥潭,国内经济出现滞胀局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