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全球化高峰论坛上,一位经济学家指出:“从地域的维度看,全球经济不可能同时一起实...

在全球化高峰论坛上,一位经济学家指出:从地域的维度看,全球经济不可能同时一起实现一体化,而是部分地区先通过签订契约实现区域内国家经济的一体化。材料表明( )

A. 经济全球化的先决条件是经济区域集团化

B. 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决定经济全球化的实现

C.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两者不可分割

D. 经济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双重作用

 

A 【解析】 试题据材料“从地域的维度看,全球经济不可能同时一起实现一体化,而是部分地区先通过签订契约实现区域内国家经济的一体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先决条件是经济区域集团化,故A正确。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决定经济全球化的实现,错在“决定”,故B排除。材料的重点不在于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两者不可分割,故C排除。材料无法体现经济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双重作用,故D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三大区域集团的情况,下列有关结论不准确的是

名称

亚太经合组织

欧洲联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建立时间

1989年

1993年

1994年

 

 

A. 欧盟合作程度最高

B. 都是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

C. 都具有地缘经济特征

D. 都是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

 

查看答案

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组委会主席曾表示:“亚太经合组织的21个成员占了全球贸易的54%,还包括美国、日本和中国这三个全世界最大经济体。亚太经合组织可以发出一致和统一的声音来推动世贸组织的谈判。”这可以说明

A. 亚太经合组织和世贸组织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B. 区域经济集团化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C. 亚太经合组织经济一体化必将实现政治一体化

D. 亚太经合组织是当今世界合作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联盟

 

查看答案

历史探究小组如此描述某国际组织:“成员在国家实力、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和风俗习惯及社会经济制度等方面均有不同,但适应了亚洲——太平洋地区发展要求。”这一国际组织是

A. 欧盟

B. 亚太经合组织

C. 北美自由贸易区

D. 世贸组织

 

查看答案

下表显示了中国某一时期各类企业出口走势比较,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出我国

年份

国有企业

外资企业

民营企业

比重(%)

比重(%)

比重(%)

2001

42.5

50.1

7.4

2003

31.5

54.8

13.7

2007

18.5

57.1

24.4

 

 

A. 对外开放的格局正初步形成

B. 民营经济也成为对外贸易的主力军

C. 国有企业改革有待全面展开

D. 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得到改变

 

查看答案

(题文)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从“一五”到“十一五”主题词的变化不能反映出:

时期

主题词

“一五”(1953-1957)

工业增速、赶英超美

“二五”(1958-1962)

大跃进、大倒退

“六五”(1981-1985)

走向改革开放

“八五”(1991-1995)

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九五”(1996-2000)

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

“十五”(2001-2005)

指令性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

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 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

B. 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日益成熟

C.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逐步完善

D.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进程不断加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