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律疏议》规定商人有行滥短狭者(指假冒伪劣商品)而卖者,杖六十,得利赃重者按盗...

《唐律疏议》规定商人有行滥短狭者(指假冒伪劣商品)而卖者,杖六十,得利赃重者按盗窃论处;宋代《太平广记》中多有卖油条者在油中掺杂鱼膏以图厚利,终被暴雷击死,商人背信弃义而家遭火灾等记载。这些记载说明唐宋时期

A. 严格推行重农抑商

B. 获取重利遭到严惩

C. 注重规范商业行为

D. 商人笃信因果之说

 

C 【解析】据材料对出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商人的处罚和对买油条者油中参假被雷击以及商人背信弃义家遭火灾等信息可以得出,唐宋两代反对商人出售假冒伪劣产品,背信弃义等,说明当时政府比较重视规范商业行为,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抑制商业等,A不正确;B说法不准确,材料强调的是对获得“脏利”多的人的惩罚;D材料反映的是政府对商人的态度,而不是商人自身观念的体现,D不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考古工作者在湖南、江西、河南、陕西、江苏等地区都陆续发现了许多春秋中后期的铁制农具,这表明当时(  )

A. 冶炼技术已较为成熟    B. 冶铁业规模宏大

C. 农业生产技术有较大提高    D. 南北经济发展平衡

 

查看答案

《.尚书·洪范》记载当时的政务时说“:

一、日食,二日货…….七曰宾,八曰师。”“货”在八种政务中排在第二,仅次于“食”。这反映出当时

A. 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B. 商业地位较高

C. 政府提倡工商皆本

D. 实施重农抑商政策

 

查看答案

觐璋是西周时期诸侯参加重大典礼,觐见周王时,必须携带的物品。觐璋的价格是贝币十八朋,折合十田(“田”被作为计量单位,并能与贝币进行折算)。由西周青铜铭文的这段记载可推知

A. 王室衰微逐渐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B. 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

C. 商业有所发展存在土地买卖现象

D. 分封制崩溃新兴地主阶级兴起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西方世界兴起后,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先后成为大国,但后来降为二流国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导致“扩大了交往”的是指什么历史事件?导致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隐含的“一流国家”是哪个国家?根据所学知识概括其成为“一流国家”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关明清时期苏州地区经济):迨至嘉靖末、隆庆间……末富居多,本富益少。

—引自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

—引自何良俊《四友斋丛书》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引自《苏州府风俗考》

材料二

“(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苏州经济的新现象。

(2)据材料二指出雍正帝是如何看待农业与工商业之间关系?其依据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