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继承和发展了战国...

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

B. 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

C. 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

D. 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 【解析】 试题本题属于否定式选择题,A表述正确,如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主张关注民生;C表述正确,如顾炎武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D表述正确,如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B表述不对,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在政治上并没有超出开明君主的范畴。 明清之际 儒学思想   专制空前强化 资本主义萌芽 理学僵化   儒13   李贽 《焚书》 《藏书》   否定孔、儒权威, 是非标准依时代而变 否定“存天理,灭人欲”, 个性自由,私欲自然,人不能脱离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君主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 尖锐地揭露了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②提出 “天下为主,君为客” , 以百姓忧乐判断治乱, 主张“天下之法” 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③提出“工商皆本”,反映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顾炎武 《日知录》 《天下郡国利病书》   经世致用: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 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②区别亡国与亡天下,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后人概括)   王夫之 《周易外传》《读通鉴论》   世界是物质的,其发展有规律(唯物论) 主观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认识论)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辩证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中国古代史上,宋代以前,社会生活的舞台上能见到妇女的身影;宋代以后,妇女逐渐被边缘化了。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三纲五常”思想的提出

B. 儒学是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C. 纲常伦理观念的强化

D. 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某一流派主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该流派应是

A. 墨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兵家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某学派主张积极救世,做事讲求道德;另一学派以其超凡脱俗、自在生活的美感和灵性弥补了前一学派的缺陷。该学者评述的是

A. 儒家、道家

B. 儒家、墨家

C. 法家、儒家

D. 法家、墨家

 

查看答案

秦始皇焚书,只有医药、卜筮、种树等书籍不在禁、焚之列,焚书之后又坑儒以警告天下,到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充分说明

A. 政治制度决定文化的命运

B. 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C. 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D. 主流文化被否定和限制

 

查看答案

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一位同学认为,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市场”和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计划”,即国家干预,都有取得成效的实例。

请你列举出三个实例(各一例)予以说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