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西晋王朝建立后,长期战争所形成的土地荒芜局面尚未得到根...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西晋王朝建立后,长期战争所形成的土地荒芜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社会上还有不少劳动力;此外,由于屯田制被破坏,屯田土地相继为世家大族所吞侵,屯田兵民沦为私家佃客,只有部分屯田农户转为国家编户。……于是西晋王朝颁布了占田课田令,其内容是“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其外丁男课田五十亩,丁女二十亩,次丁男半之,女则不课”,“远夷不课田者输义米,户三斛,远者五斗,极远者输算钱,人二十八文”。课田就是督课、劝课的意思,“课田制的颁市就规定了丁男、丁女耕田的数字。这个标准是给予地方官的,按照每郡每县应课的人口数应该共垦田若干,地方官必须负这个责任”。就是说,课田一般是实际耕种的土地,也是地方官征收田租的依据,而占田只是鼓励每个农户耕种百亩土地,两者作用不同。

—摘编自郑学檬《简明中国经济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晋王朝颁布占田课田令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晋王朝颁布占田课田令的意义。

 

(1)目的:将尚在游离的劳动力和荒芜土地结合起来,开展生产;增加国家的收入,改善财政状况;和世家大族争夺劳动人手。 (2)意义:反映了西晋王朝重视解决游离劳动力的问题;有利于增加赋税收入;客观上有助于自耕农经济的发展。 【解析】 (1)依据材料“长期战争所形成的土地荒芜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社会上还有不少劳动力;此外,由于屯田制被破坏,屯田土地相继为世家大族所吞侵”的信息,从开展生产、增加国家的收入,改善财政状况以及和世家大族争夺劳动人手等角度回答。 (2)依据材料二“是地方官征收田租的依据,而占田只是鼓励每个农户耕种百亩土地”,并结合所学从劳动力、增加赋税收入,以及有助于自耕农经济的发展等角度思考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为经典经济增长描述了六个特征:①按人口计算的产量的高增长率;②生产率本身的高增长;③经济结构变革的高速度;④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的迅速改变;⑤增长在世界范围的迅速扩大;⑥世界各国增长的不平衡性。相对于传统社会的经济增长,工业革命使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结构等有了新的含义。

—摘编自高德步《中外经济简史》

围绕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中叶以后,一些有识之士基于现实生活的感受,起而抨击理学,公然倡扬“人欲”“日用”“私”“利”,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相对抗。如王艮主张“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人欲即是天理”;李贽讲“私”讲“利”,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直至明清之际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颜元等,提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义中之利,君子所贵”,否定了理学将义利相对立,重义贱利的观念;他们还主张“经世致用”“工商皆本”,提倡“实学”,反对理学的空谈性理,指出其于世事毫无助益。

——摘编自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

材料二  早在1895年前后,康有为便已取法西方基督教先例,提出“孔教”之主张并提倡以孔子生年作为中国历史纪元之始。及戊成年间,康有为受命主持变法,更极力主张将孔子符号作为重建中国政治、文化秩序之张本。一时之间,“保教、保种、保国”之说盛行,风行草偃,信从者众,甚至连日后以“排满”著称的章太炎,也曾在康有为的影响下,写就《客帝论》一文,提出“以素王(孔子)为共主,以清廷为霸府”的主张。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中叶以后有识之士反理学的原因及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有为将孔子符号化的原因,并加以简要评价

 

 

查看答案

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许多东方国家与西方国家缔结了长期的贸易协定,代替了原来以一年为期限的短期协议。这种情况表明

A. 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影响巨大

B. 东西方的经济联系呈现加强趋势

C.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迅速发展

D.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障碍已经扫清

 

查看答案

读下表。

1933年3月10日

宣布停止黄金出口

1933年4月5日

宣布禁止私人储存黄金和黄金证券,美钞停止兑换黄金

1933年6月5日

宣布公私债务废除以黄金偿付

1934年1月10日

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30亿美元纸币

 

 

据此可知,美国政府采取上述措施的直接目的是

A. 恢复银行信用

B. 促进工业复兴

C. 提高商品价格

D. 缓解债务危机

 

查看答案

1760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任命他的老师布特伯爵为首相,用封官许愿、收买等方法在议会中形成一个“国王之友”派,利用这个集团去打击辉格党,削弱辉格党的势力。这说明在当时的英国

A. 议会高于王权原则尚未确立

B. “责任内阁制”政府重新建立

C. 立宪政体未能阻止王权滥用

D. 国王试图平息政党政治危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