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对改革计划体制有了更明确的思路,要求“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决定
A. 表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党内共识
B. 突破了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的观念
C. 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1980年,中共中央“75文件”指出,在一般地区,集体经济比较稳定,就不要搞包产到户。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的,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没有复辟资本主义危险。这一论断
A. 标志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 表明包产到户不适合当时的国情
C. 反映出经济改革面临着较大阻力
D. 突破了“姓社姓资”的思想束缚
1962年到1965年,我国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些措拖
A. 有利于调整国民经济比例
B. 基本纠正了“左”倾错误
C. 建立了城镇商品经济体系
D. 开启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题文)1953年10月,新中国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等采取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措施,即实行“统购统销"政策。这项政策
A. 标志着我国已确立计划经济模式
B. 推动了新中国经济的恢复完成
C. 一定程度缓解了粮食供需矛盾
D. 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抗战前,中国许多重要的设施、桥梁、道路等处莫名出现了大量日本口服药“仁丹”广告,后来发现该广告主要通过胡子的画法来表示不同的含义,如左右胡尖上翘表示道路畅通无阻,八字胡左尖下弯表示左道不通,右道通。这表明
A. 日本重视商业广告宣传作用
B. 中国技术落后导致交通不畅
C. 中国药品市场受到日本冲击
D.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蓄谋已久
下面是位于石家庄的大兴纱厂实存外币情况的不完全统计表。表格信息折射出
A. 全球美元大幅贬值 B. 法币可直接兑换黄金
C. 民族工业优势明显 D. 国统区通货膨胀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