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经济区域集体化和全球化,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两个显著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经济区域集体化和全球化,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两个显著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后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而经济生活的日益国际化又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但这种经济合作或联合短时期内在全球化范围内难以实现,于是,一些地理位置上相邻、利益相近的国家就开始谋求在局部地区范围内实现经济联合,纷纷建立各种地区性经济一体化组织,以满足经济活动国际化和相互依赖加深的要求。

——周敏凯《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材料二  “全球化”套用当代美国语言学大师杭士基所讲的,是居全球化中心位置的“中心国家”日趋“流氓化”。他分析,随着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日益流氓化,它对全球化的边陲国家的宰制与剥削,几乎是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而且尤有过之。经济学家告诉我们,“M型”社会已经来临,两端很高,中间很低。随着全球化,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如纳米科技、通讯科技、认知科学、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贫富不均的问题。

——黄俊杰《全球化时代,需要经典精神的召唤》

(1)据材料一,分析二战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简述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全球化”的实质和引发的问题,并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动全球化以空前的速度发展的因素。

(3)谈谈你对全球化的看法。

 

(1)原因:科技进步;世界经济联系加强;全球化短时间内难以实现。 关系: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经济全球化则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最终归宿。 (2)实质: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资本扩张。 问题: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加剧;贫富差距的加深。 因素:①交通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加速了生产要素(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跨国界流动; ②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的强有力推动; ③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 ④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 ⑤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速提高,这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动力; ⑥国际分工与专业化协作程度日益加深。 (3)看法:我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概述: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世界经济的融合。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进步,加强了各国经济之间的依存关系;区域一体化为全球化提供了范例。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全球协调机制,有利于世界经济新秩序的构建;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促进其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全球化也引发了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全球化的实质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加大了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南北关系”日趋紧张;全球化使能源消耗增速,能源危机与能源冲突叠现,生态环境也日趋恶化,出现温室效应、水污染和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等现象;公共卫生问题日益凸显,各种流行性疾病传播速度加快,危险程度增加。总之,经济全球化把人类社会的联系发展到一个全所未有的高度,但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成为事关人类命运的重大课题。 【解析】 (1)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短时期内在全球范围内难以实现”等信息概括;第二小问,要注意“关系”是双向的。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全球化”的实质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资本扩张;“全球化”的问题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来概括。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可以根据20世纪90年代的时代背景,从根本推动力、经济活动的主体、政治壁垒的消除、经济模式等方面作答。 (3)可以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入手,辩证的看待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机遇与挑战:既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构建,又要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你从上述图片中分别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2)依据上述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苏联当时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

(3)利用上述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对苏联这一发展模式进行评价。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此(铁)路一开,遂专为外国火车独行之路,中国车马既难与之并驾齐驱,更不堪其横冲直撞,势将断绝往来,商民交困。……且内地股匪未靖……乘机煽动,作梗生端,即外国人之在中国者,亦断不能平安无事。

—两广总督毛鸿宾致总署函(1865年)

材料二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廷决定恢复从山海关至沈阳的关外段铁路工程,并先完成锦州段工程。当时有关官吏,因恐怕雇佣外国工程师勘测线路会激起民变,故不得不起用詹天佑。于是,詹天佑被调任山海关至锦州段的驻段工程师。詹天佑负责主持锦州段铁路的修筑任务,其工程相当艰巨。它包括锦州铁路和营口支线两部分,前者沿线需建大小桥梁九十余座,线路还要跨越干柴岭山沟;后者沿途地势低洼、水质含碱量大,不宜饮用和作机车用水,为此,需建数座水塔和蓄水池。詹天佑精心勘测筹划,日以继夜,深入工地,指挥修筑。工程虽然艰巨,但进展较快,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关外铁路通车至锦州,次年通车至大虎山,营口支线也全部通车。正当此时,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关内外铁路被英、俄两军占领而被迫停工。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毛鸿宾对修筑铁路持怎样的态度?其理由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说明詹天佑在铁路修筑过程中克服了哪些重大困难,表现出了怎样的品质。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交通工具革新的动力是什么?近代交通发展的社会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京、都诸市令(从六品上)掌百族交易之事……凡建标立候,陈肆辨物,以二物平市(注:谓秤以格,斗以概),以三贾均市 (注:精为上贾,次为中贾,粗为下贾) 。……以伪滥之物交易者,没官;短狭不中量者,还主。……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卷20

材料二  “(宋)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也。”“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

──引自《中国商业简史》

材料三  有学者认为,在“近代中国,经济的转型主要表现在传统经济结构逐渐瓦解,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无到有的形成和发展。近代社会转型最主要地表现在使传统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过渡的工业化过程”。

——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

材料四  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我们现在正进入城乡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大发展的时期。

——1983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

(1)阅读材料一,归纳唐朝政府管理市场的主要措施。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城市商业发展有什么新变化?

(2)阅读材料三,结合清朝晚期的时代背景,分析推动近代中国经济向“工业化”转型的主要因素。

(3)阅读材料四并联系所学知识,简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意义。

 

查看答案

某区域经济集团的宗旨是“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均衡发展”,目前它已发展为主导地区经济和政治的双重性区域合作组织。该集团是

A. 亚太经合组织

B. 北美自由贸易区

C. 欧洲联盟

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查看答案

欧共体成员国签署《单一欧洲协定》,旨在实现“没有疆界的欧洲”,即消除抑制欧共体成员国之间自由贸易的壁垒。该协定正式生效后,美国明确表示这对美国构成了威胁,认为这将“是一座拒绝美国商品于国门之外的欧洲堡垒”。这表明当时欧共体

A. 设置贸易壁垒遭到美国反对

B. 挑战美国霸权动摇两极格局

C. 违背美国追求的全球化目标

D. 推进一体化与美国形成竞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