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它奠基于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它奠基于人的利已性,因为人都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从事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将生产的分工与商品的交换调节起来,使人们彼此满足了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的利益。他们要求让“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扰地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政府只需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的就该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材料二从30年代经济危机之后,凯恩斯学派在西方世界就大行其道,并且占据了统治地位。这一学派……给资本主义经济开的灵丹妙方是“当经济出现萧条时,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减税和降低银行利率等办法来刺激需求,促进生产繁荣。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则以减少政府支出、增税和提高利率等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发展。”这些办法在相当时期内,收到了一定效果。

—王斯德《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

请回条: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思想?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指出美国20世纪30年代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历史事件,并概述其主要内容?

 

(1)国家不干预经济或自由放任 (2)国家干预经济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事件:罗斯福新政。 内容:整顿银行;对工业加强计划指导;调整农业;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保护劳工权利,建立社会保障 【解析】 (1)依据材料一““看不见的手”将生产的分工与商品的交换调节”可知是自由放任经济思想。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扩大政府开支”“减少政府开支”可知是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时间可知是罗斯福新政;第三小问从罗斯福新政内容列举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黄梅戏《天仙配》中的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二明朝末期,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而工匠“趁织为活”,“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现象。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什么生产方式?该生产方式最早出现于什么时候?有何特点?

(2)据材料二,可以判定明朝末期出现了什么新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在当时有何特征?

 

查看答案

有史学家认为,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这里“全球分裂”主要是指

A. 政治纷争加剧

B. 军事对抗升级

C. 文化差异加大

D. 贫富差距拉大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特点是

A. 资本主义处于高度发展时期

B. 资本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 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

D. 大国间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渐渐平息

 

查看答案

(题文)2007年9月以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七次降息,至2008年4月已降到2.0%,利率水平总计下降了3.25个百分点,同时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表明美国

A. 加强了经济的宏观调控

B. 走上计划经济的轨道

C. 通货膨胀,美元贬值

D. 市场调节作用的丧失

 

查看答案

“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当时令人们产生这种担忧的直接背景是(     )

A.俄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30年代大萧条的发生

C.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    D.国家干预经济的实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