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 战乱频繁
B. 社会发生大变革
C. 私学兴盛
D. 出现新兴地主阶级
《明夷待访录》中记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体现出
A. 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 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C. 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D. 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
南怀瑾在《谈历史与人生》中认为“儒道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不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的人生路途,而且悲歌慷慨与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及其艺术理念。”下列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是( )
A. 极力盛赞儒家文化对塑建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B. 崇尚道家自然本真,注重个人内在精神境界的升华及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C. 儒道两家的文化有独特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但扬儒抑道
D. 认为儒道两家的文化离异而对立,但又相互补充而协调
明清之际有学者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以下属于他的主张的是
A. 反对以孔子是非为标准
B. 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C. 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 物质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题文)吴国盛在《科学的历程》中指出:“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这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形成这种“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的根本原因是
A. 农耕经济发展的需要
B. 儒家思想的影响
C. 传统手工业高度发达
D. 统治者重视科技
朱熹说:“……天得之(理)而为天,地得之(理)而为地,凡生于天地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他主要是( )
A. 从统治者的角度阐述封建伦理道德
B. 阐述了自然界的法则
C. 阐述了君主专制的道理
D. 为了规范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