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李泽厚认为: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朱熹的孔子”是指
A. 天人感应 B. 格物致知
C. 知行合一 D. 与西方政治学说相结合
中国古代某学者在晚年将其学说体系归纳为“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该学者是
A. 程颐
B. 朱熹
C. 陆九渊
D. 王阳明
《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由此判断该作者应是
A. 孔子 B. 孟子 C. 朱熹 D. 王阳明
程颢程颐兄弟俩去朋友家赴宴,席间有歌妓助兴,弟弟程颐认为有辱斯文拂袖而退;而程颢却怡然自得,尽兴而归。次日程颐责问程颢,程颢笑曰:“昨日‘座中有妓’而我‘心中无妓’,今日‘座中无妓’而你‘心中有妓’”。程颐闻之,面带愧色而去。这一故事实质上反映了
A. 程颢思想带有心学倾向
B. 程颐主张知行合一
C. 宋代市民文化繁荣
D. 二程思想走向对立
(题文)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经过不断改造创新,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这主要由于
A. 儒学反映了广大民众的利益和要求
B. 儒家思想是古代最进步的思想主张
C. 佛、道与儒学较量后退出舆论阵地
D. 儒家吸取各派学说以适应统治需要
(题文)明朝一位学者说:“自哲学家□以来,真理已经明白显示于世界。我们不再需要什么著作,要做的只是实践。”材料中的口指的是
A. 董仲舒
B. 朱熹
C. 王守仁
D. 李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