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材料二: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者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种土地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该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发生这一变化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及其特点。

 

(1)土地制度:井田制。 (2)变化:井田制正式废除,土地私有制从法律上确立,土地可以转让和买卖。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影响:①私有制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推动了生产的发展,②但是土地兼并造成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影响了国家收入,③农民失去土地,生活苦难,社会动荡不安等 (3) 经营方式: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特点:经济类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组织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经营方式:精耕细作,小农个体经营,带有分散性、封闭性;主要内容: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解析】 (1)材料“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中的“公田”指当时的井田,而“八家皆私百亩”指奴隶主驱使奴隶开垦的私田。所以可以知道当时的土地制度是井田制。 (2)由材料“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可知井田制正式废除,土地私有制从法律上确立,土地可以转让和买卖。第二小问,要结合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生产力的发展解答。第三小问,要一分为二分析土地制度的变化对社会的影响,首先要承认封建土地私有制符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所以在封建社会前期促进了生产里的发展。但是,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土地兼并的根源,造成农民破产,进而激化阶级矛盾二社会动荡。 (3)材料三“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反映的是小农经济,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特点,可以从经济类型、组织方式和经营方式和主要内容等方面归纳。如:经济类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组织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经营方式:精耕细作,小农个体经营,带有分散性、封闭性;主要内容: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上海发昌机器厂是中国较早兴办的民族工业之一,发展过程中发生过这样的怪事:机器厂造了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对外国先进技术的依赖    B. 清政府支持民族企业

C.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    D.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查看答案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其主要特点有下列的

A. 以军事企业为主

B. 采用机器生产

C. 没有雇佣劳动力

D. 自给自足

 

查看答案

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中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因素是

A. 自然经济    B.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C.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D. 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破产农民不断流入城市,这对当时的农民来说首先是一种灾难,但在客观上也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近代化。这主要是指

A. 给城市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先进的技术    B. 有利于减轻农村人口过多的压力

C. 为近代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D. 有力地推动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是指  (  )

A. 西方国家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B. 中国经济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C. 家庭手工业与小农生产逐渐分离

D.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