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官员曾要求外商具结承诺:“懔遵钦定新例,不敢夹带鸦片。倘查出本船有一两鸦片,愿将夹带之犯,听凭天朝官宪即行正法,船货全行没官;若查无夹带鸦片,应求恩准照常进埔贸易。良歹分明,情甘帖服。”这表明当时
A. 政府对于禁烟态度坚决
B. 禁烟政策得到各国政府公认
C. 鸦片贸易已实现合法化
D. 走私鸦片不再享有治外法权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后,梁启超感叹道:“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而十八行省之民,尤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梁启超认为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主要影响是
A. 清政府进行“新政”改革
B. 刺激民众忧患意识的产生
C. 迫使中国扩大对列强开放
D.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高涨
1897年,晚清士人顾肇新称:“强敌环伺,各思乘机而起,为今之计,惟有汰除一切冗官浮费,腾出的饷,聘请西国名将,迅练劲旅,或犹可以立国,若犹是因循迁就,恐四分五裂。”这一言论
A. 凸显了在民族危机下政府的应对不力
B. 说明中体西用思想已深入人心
C. 完整地表达了维新派社会改革的要求
D. 认识到洋务运动存在着弊端
1862年5月8日,敌视太平军的《中国邮报》写道,“断言太平军占据的地区已是赤地千里未免有点夸大其词。他们占领了生丝的主要产区浙江湖州。长期以来运到上海的生丝大部来自他们的占领区;绿茶产区杭州和安徽太平也有相同的情况。”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该报是要揭穿那些敌视太平军的夸大不实之词
B. 太平天国对列强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C. 太平军占领区的农作情况比清政府统治时期好
D. 当时太平天国军队占领区的经济秩序相对稳定
(题文)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了一系列政治革新主张。他认为关系甚大的事务,应“立法以为准”,立法者应“洞悉天人性情,熟谙各国风教”。他注意到美国“邦长”“五年一任”,并非终身制,国家大事则由“各省”公议决定。他认为下情上达、官员匿名投票选举是实现“权归于一”的重要手段。据此可知
A. 洪仁玕提出了一个完整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
B. 其主张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的迫切愿望
C. 洪仁玕接受了西方民主共和思想
D. 洪仁玕对外国了解有限,其主张不切实际
(题文)曾国藩在讨伐太平军时,曾在一篇文章中说道:“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土之教,自其伪君伪相,下速兵卒贱役,皆以兄弟称之。……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由此可见曾国藩讨伐太平军意在
A. 捍卫中华民族的独立
B. 提高汉族官僚的地位
C. 维护中华文化之正统
D. 巩固清王朝封建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