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明朝地方设“三司”,互不统属。清朝确立督抚制度,十八省均设巡抚,为一省之...

(题文)明朝地方设“三司”,互不统属。清朝确立督抚制度,十八省均设巡抚,为一省之长,每两到三省设总督一名,相当于大军区长官。不再设立巡按御史。清朝行政机构的调整

A. 有利于地方事权的统一

B. 从根本上防止吏治腐败

C. 降低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D. 违背了中央集权制原则

 

A 【解析】 明朝的“三司”互不统属,相互牵制,清朝固定督抚制度,不再设立巡按御史,这就强化了地方事权,提高了行政效率,故A项正确,C项错误;清朝的督抚制度也没有从根本上防止吏治腐败,故B项错误;“每两道三省设总督一名”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朱元璋下令废掉宰相职位,但不久后就不得不承认“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就在身边设置了内阁大学士来协助他处理政务。内阁大学士起初只是皇帝的机要秘书性质的职务,后来又演变为实际的宰相,称为“阁臣”“辅臣”“首辅”。这体现了

A. 君主专制制度的内在矛盾    B. 君臣之间的和谐

C. 宰相对皇帝专权的制约作用    D. 皇帝制度中君权的至高无上

 

查看答案

下表为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中的统计表

寒门子弟入仕群体中所占比例变化表

朝代

东晋

北宋

比例

4%

17.2%

24.5%

46.1%

 

上述变化的最大影响是:

A. 扩大了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    B. 为官僚体制提供了高素质人才

C. 为寒门子弟提供了参政机会    D. 有利于克服察举制任人唯亲的弊端

 

查看答案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但又择他官参加议政,名号为“参议朝政”、“参议得失”等。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同为宰相之列。这样,宰相群体已不限于三省长官。这表明

A. 唐朝三省议事已名存实亡

B. 新设官职逐渐融入三省六部

C. 宰相权力进一步被削弱

D. 唐朝时官僚制度还不成熟

 

查看答案

(题文)西汉初,刘邦把以长安为中心的旧秦国及其附近地区划分为十五个郡,实行郡县制度,由皇帝任命守、尉、令、丞,以统治地方。对旧燕、赵、齐、魏、楚等地区,采取了分封制,自北而南,封立了燕、代等九个诸侯王国。刘邦此举意在

A. 推动经济恢复

B. 延续传统制度

C. 吸取秦亡教训

D. 加强中央集权

 

查看答案

秦简《语书》说,如果官员对其辖内吏民的犯法奸私行为和各种陋习等不能及时察觉而失职,将被免职,称之为“不胜任”。这从侧面反映出秦朝

A. 社会秩序比较稳定

B. 地方官员失职现象十分严重

C. 已经确立官僚政治

D. 注重提高官员的责任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