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工匠是指具有专业技艺特长的手工业劳动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工匠是指具有专业技艺特长的手工业劳动者。古籍记载很多工匠来自于奴隶、罪犯刑徒。在清初废除“匠籍”制度以前,工匠都受政府户籍制度的严格限制,职业世袭,一业终生。但中国古代工匠以道德精神为中心,强调“以德为先”“德艺兼求”,通过“心传身授”和“体知躬行”的教育过程,“尊师重教”的求学态度,陶铸了中国匠师“强力而行”的敬业奉献精神,“切磋琢磨”的精益求精精神、“不断超越”的创新改造精神和“兴利除害”爱国为民精神,一定意义上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古代技术文明。

——摘编自余同元《传统工匠及其现代转型界说》

材料二  德国在中世纪末期以来逐渐培育出了现代工匠精神。在工业化时期,德国工匠的技能技艺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们追求完美和极致,在使用的材料、设计环节生产工艺流程等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完善。德国人认为各种职业对社会的贡献可能大小不同,但性质与地位没有尊卑之分。德国工匠精神的产生和传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德国人思辨辫能力强,喜欢探究世界底蕴、寻求终极真理。同时,工作勤勉、遵守纪律、讲究效率、质量意识等工作观在中世纪的行会里已经形成。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提出的“天职观”赋予每一项世俗的工作以神圣的、宗教的、道德的意义。最后,德国的现代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的培育基地和摇篮。然而,仅把“工匠精神”归因于民族特性和文化基础有失偏颇,国家的管理体制、工业化以来经济和文化发展是决定“工匠精神”的更重要因素。

——摘编自钱宇虹《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古代工匠和近代德国工匠的异同。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工匠精神产生的原因,并谈谈你对培育中国现代工匠精神的认识。

 

 

(1)异:中国工匠以手工劳动为基础,德国工匠以机器生产为主;中国工匠多来源于奴隶罪犯,地位很低,德国工匠地位与其他职业平等;中国工匠通过心传身授的学徒制方式加以培养,德国工匠通过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方式培养。(每点,答出3点给,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如果考生把中国工匠和德国工匠分别作答同样得分) 同:都有精湛的技艺且精益求精;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匠精神;都受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都推动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每点,答出3点给,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原因:德意志民族文化底蕴和德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中世纪城市行会工作观的推动;宗教改革的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对工匠的培养;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工业革命以来科技的发展;德国政府对科技和教育的重视。(每点,答出4点给,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认识:加大职业教育力度,注重教育与实践的结合,完善工匠的培养机制;结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创造尊重技能人才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提高工匠的地位;形成正确健康的工作观念;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国家管理体制。(每点,答出3点给,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关于中国古代工匠和近代德国工匠不同方面:根据材料“中国古代工匠是指具有专业技艺特长的手工业劳动者”“德国工匠的技能技艺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们追求完美和极致,在使用的材料、设计环节、生产工艺流程等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完善”可从工匠生产方式归纳不同;根据材料“工匠来自于奴隶、罪犯刑徒”“德国人认为各种职业对社会的贡献可能大小不同,但性质与地位没有尊卑之分”可从工匠地位归纳其不同;根据材料“强调‘以德为先’、‘德艺兼求’,通过‘心传身授’和‘体知躬行’的教育过程”“德国的现代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的培育基地和摇篮”可从工匠技术传授方式归纳其不同。关于中国古代工匠和近代德国工匠相同方面:根据材料“中国古代工匠是指具有专业技艺特长的手工业劳动者” “德国工匠的技能技艺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可从技艺精湛方面归纳其相同之处;根据材料“陶铸了中国匠师的敬业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精神、创新改造精神和爱国为民精神”“国家的管理体制、工业化以来经济和文化发展是决定‘工匠精神’”可从特色精神归纳其相同;运用所学知识还可以从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归纳其相同。 (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国人思辨能力强,喜欢探究世界底蕴、寻求终极真理”可归纳为德意志民族文化底蕴和德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工作勤勉、遵守纪律、讲究效率、质量意识等工作观在中世纪的行会里已经形成” 可归纳为中世纪城市行会工作观的推动;“宗教改革提出的‘天职观’赋予每一项世俗的工作以神圣的、宗教的、道德的意义” 可归纳为宗教改革的推动;“德国的现代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的培育基地和摇篮” 可归纳为现代职业教育对工匠的培养;还可以联系所学知识从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工业革命的推动、德国政府对科技和教育的重视等方面分析德国工匠精神产生的原因。第二小问原因:关于培育中国现代工匠精神的认识,本问开放性问题,可以从教育、科技创新、业务培养、职业道德、管理体制方面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18年3月22日在白宫签署备忘录,宣布对总值6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主要涉及10个高科技领域,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此前美国曾动用过5次301的条款对中国进行所谓“贸易战”,主要涉及知识产权和清洁能源领域等。上述现象将直接导致

A. 美国民众的生活成本增加

B. 美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下降

C. 促进美国国内经济的发展

D. 经济全球化和多极化趋势受阻

 

查看答案

它的签订,至少体现了三方面的意义:首先,制定了国际贸易活动的“行为准则”,使国际贸易行为规范化、国际市场秩序化;其次,通过大幅度削减关税和减少贸易壁垒,奠定国际自由贸易的基础;最后,充当国际“商务法庭”,发挥贸易仲裁作用。“它”是指

A. 雅尔塔协定

B. 布雷顿森林协定

C. 《罗马条约》

D.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查看答案

“这既是第二帝国倾覆后各派政治势力博弈的结果,更是对大革命以来立宪经验教训系统总结的产物。在历经近一个世纪的多次立宪尝试的失败后,终于在理想与现实的纠结中找到一条走出悖论、达致目标的正确通道”。材料评价的法律文献是

A. 英国《权利法案》

B. 德意志帝国宪法

C. 法国1875年宪法

D. 美国1787年宪法

 

查看答案

罗马法将规定国家事务的法称为公法,其效力由国家政权加以保障,不允许依私约变更;将规定私人事务的法称为私法。罗马法重视私人权利保护,但罗马公法的地位高于私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体现了法律至上原则

B. 体现了国家至上理念

C. 维护了罗马民主政治

D. 维护了城邦整体利益

 

查看答案

1951年至1954年中国只新增1个建交国,而从1955年到1959年,有尼泊尔等10个亚非国家与中国建交,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美苏两大阵营的对峙

B.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C. 印尼亚非会议的成功

D. 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