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礼记·王制》记载:周天子为七庙,诸侯为五庙,大夫为三庙,士为一庙,庶人不准设...

据《礼记·王制》记载:周天子为七庙,诸侯为五庙,大夫为三庙,士为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寝右,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材料表明

A. 分封制有助于社会秩序的建立与和谐发展

B. 宗法制与礼乐制度有机结合

C. 宗法制有助于将宗族心理演化为阶级意识

D. 分封制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

 

C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宗庙制度,天子立七庙,诸侯立五庙,大夫立三庙,士立一庙,庶人无庙,以此区分贵族内部亲疏贵贱,把宗族关系同政治等级联系起来,有助于将宗族心理演化为阶级意识,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宗庙制度,不是分封制,排除A;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夏商周时期,中央政治权利尚未形成高度集中,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杜环,《通典》作者杜佑的族子,出身望族,有记载的最早到达非洲的中国人。

公元751年,杜环随高仙芝在怛逻斯城(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与大食(阿拉伯帝国)军作战,被俘,但受到优待,周游西亚,并随着阿拉伯使团经过埃及、苏丹而到埃塞俄比亚的摩邻国。762年,杜环从埃塞俄比亚的马萨瓦港启航回到波斯湾,并于当年乘商船返回广州。回国后,杜环著《经行记》一书,描述了他从耶路撒冷启程,经过埃及、努比亚到埃塞俄比亚的阿克苏姆王国的见闻,是记录当时西亚北非地区宗教信仰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情况的重要的原始资料。

《经行记》现已失佚,虽仅有杜佑《通典》所转引的1500余字存世,但却保留着中国最早的关于伊斯兰教义的记载,也记录了中国工匠在大食传播生产技术的史实。根据文中记载,怛罗斯之战中被俘流落大食国的唐朝工匠有金银匠、画匠、绫绢织工,这一方面记录中国古代工艺技术西传的史实,另一方面,由于所记载中的俘工匠中没有造纸工匠,因而推翻了造纸术经怛罗斯之战西传的看法,具有十分珍贵的史学价值。

(1)根据材料,说明《经行记》的史学意义

(2)相对于知名度较低且已失佚的杜环《经行记》,同样向本国介绍外国风土人情的《马可·波罗游记》则有着极高的知名度且传播极为广泛。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这种差别出现的原因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2年2月4日,在对国人指出舒曼计划的重要性时,(联邦德国总统)康拉德·阿登纳对他的内阁解释说:“必须赋予人们一种新的思想意识。它只能是一种欧洲式的思想。”根据联邦德国本身的特性,只有通过加入国际组织,才能使之独立地恢复它的主权;而欧洲这一概念本身就可取代德国公众生活的空洞乏味,可以消除德国民族主义的本质,而这也是舒曼计划所明确期望的。

早在1956年,阿登纳曾警告说,联邦共和国不可能永远成为“核武器问题上的附属国”。到了60年代初,很明显,西方盟国和莫斯科之间已经就此敏感问题达成了协议,它们双方将永远禁止德国拥有核武器,阿登纳怒火中烧。从短期内看来,波恩共和国似乎不再效忠于华盛顿,而有可能转向巴黎的戴高乐政府,因为他们两国都对强硬而专横的英美怀恨在心,都怀疑美国想摆脱对欧洲各国的责任。

——托尼·朱特《战后欧洲史》

(1)根据材料,概括阿登纳提高德国地位的设想及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阿登纳的相关举措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查看答案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共和国时期,古罗马实行的军事制度是兵农合一的公民兵制度,即所有的士兵都必须由拥有一定财产的公民担任,并根据等级和财产决定其所属兵种,公民兵不但没有薪饷,而且要自行筹备行军作战的一切装备和给养。这使得兵役成为出任下级军官和士兵的下层公民即小生产者的沉重负担。另一方面,由于连年战争,作为罗马兵源主体的小生产者大批死于战火,或因长期征战,无暇顾及生产而大量破产,公民兵制的基础遭到严重破坏。同时,由于公民兵服役期短,训练和经验往往不够充分,加之贵族把持的高级军官的严重腐败,致使罗马在对外战争中接连失利。

在这种形势下,盖乌斯·马略出任公元前107年的执政官,上任后立即开始了军事改革,史称马略军事改革。首先,马略废除了名存实亡的公民兵制,推行募兵制,取消兵役的等级财产限制和青年兵、中年兵、后备兵的编制划分,设置了新的军团——大队——百人队三级编制,将所有的重装步兵统一为军团士兵,由符合条件的公民自感担任,由国家统一提供装备、给养、薪酬,服役期16年,退役校后可在被服地区获得一块土地。重装步兵以外的弓箭手、抛石手、骑兵等,却由不具有罗马公民权的拉丁同盟者提供,称为辅助部队。

经过马略的改革,罗马军国的战斗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形成具有高度荣誉感的职业化军队,推动罗马共和国进入全面扩张的新时期。但是,由于军团士兵随统帅常年在外,使得军队的效忠对象由共和国与元老院转变为军团统帅,给凯撒、屋大维等拥兵自重的“巨头”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1)根据材料,分析马略军事改革的背景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马略军事改革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英国殖民者到达北美之后,英属北美殖民地进入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美国独立之后,短时间内便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代议制民主,工商业快速发展,在一个世纪里超越了西欧国家几个世纪的发展成果。因此,美国建立与发展的原因与动力,成为美国史研究的热点问题。

为解释这一问题,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弗雷得里克·特纳于1893年发表了著名的《边疆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性》提出了著名的“边疆假说”。这一假说认为:“直到现在为止,一部美国史在很大程度上可说是对于大西部的拓殖史。一个自由土地区域的存在,及其不断的收缩,以及美国定居的向西推进,可以说明美国的发展……因为美国的西部边疆作为辽阔的处女地,在那里没有任何封建残余的压迫和束缚,移民们得以按纯粹资本主义的方式去开发和利用其土地,从而建立起一种独具特色的经济模式,或曰:“西部开发模式”。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特纳的这一假说

 

查看答案

17世纪,中英两国均出现了圈地运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朝建都燕京,期于久远,凡近京各州县民人无主荒田及明国皇亲、驸马、公侯、伯、太监等死于寇乱者,无主田地甚多,尔部(户部)可概行清查。若本主尚存,或本主已死而子弟尚存者,量口给与,其余田地尽行分给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盖非利其地土,良以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无处安置,故不得已而取之……可令各府州县乡村,满汉分居,各理疆界,以杜异日争端。”

—《清世祖实录》

材料二:由于在大规模圈地的过程中,所圈土地往往远远超出无主荒地的范畴,出现大量农民田地被占,流离失所的现象。同时,圈地旗人又强迫汉族农民“投充”成为农奴,补充其壮丁队伍,给民众带来极大痛苦,迫使农民起而反抗。因此,在清初进行了顺治二年(1645年)、顺治四年(1647年)和康熙八年(1669年)的三次大规模圈地的同时,清政府也紧跟着下发了三次“禁圈令”:顺治二年,“传谕各州县有司,凡民间房产有为满洲圈占,兑换他处者,俱视田产美恶速行补给,务令均平”;顺治四年,“自今以后,民间田屋,不得复行圈拨,着永行禁止。其先经被圈之家,着作速拨补”;康熙八年,“自后圈占民间房地,永行停止”。

材料三:(圈地)是指西欧的公共田地、草场、牧场及其它可耕土地划分或合并成为详细标界、个人所有和个人经营管理的现代农场耕地的过程。在圈地之前,许多农用土地都是为数众多的分散条块形式,他们仅在一年的作物生长和收获季节受个人耕作者控制。此后直至下一个生长季节之前,土地由社区处置,可用作村里放牧及其它。圈地就是在一块露天土地的周围竖起篱笆,防止公众放牧或其他侵权事件的发生。通过圈地运动农场庄园可用于常年牧场的范围扩大,同时也提高了农业的效率。通过圈地运动,欧洲公有的可耕土地——它是现代农业最可怕的障碍——已大体消失。

——(《不列颠百科全书》第六卷)

材料四:圈地运动的持续进行也离不开英国政府的支持。1593年,反圈地法令废除,引起了圈地狂潮。从1688年起,政府公开支持圈地。掌权的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不但没有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迫切要求,反而在革命后加速了对农民土地的剥夺过程。1700~1844年这一个半世纪中,议会颁布4091件圈地法令,圈地达到6042579英亩。

(1)根据材料一,分析清初颁布圈地令的背景和目的。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清初“圈地令”很快被废除,而英国圈地运动得以长期推行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