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君主与百姓的关系,中国古代史上的思想家们多有论述。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孟子认为君权来自于神和百姓的授予
B. 董仲舒的主张将君主权力进行神化
C. 黄宗羲的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
D. 他们都对君主拥有权力的正当性提出质疑
冯友兰认为:“(董仲舒的)王者受命于天的学说,既为行使皇权提供根据,又对行使皇权有所限制。”与这一观点不相符的是
A. 皇帝有时要依天行事
B. 天意与人事交相感应
C. 皇帝的权力是神给的
D. 儒家试图约束皇权
“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 王守仁
B. 陆九渊
C. 李贽
D. 朱熹
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赛创立了以“适者生存”为核心内容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以此来捍卫进化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严复接受并传播了进化论。两者给东西方带来的共同影响是
A. 否定了上帝的权威
B. 改变了部分知识分子的世界观
C. 直接导致了中英两国的政治改革
D. 开始了民主、科学对民众的启蒙
《中国近代历史纵横谈》中提到,“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的主张是由孙中山最先提出,但在民主革命时期付诸实施的却是中国共产党。这主要取决于后者
A. 同情广大农民的生活疾苦
B. 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C. 抑制长期出现的贫富不均
D. 制定了可行的土地纲领
苏格拉底对知识的看法与智者学派的不同点是
A. 提出“知识即力量”
B. 认为“感觉即知识”
C. 认为知识是道德行为的基础
D. 认为最高的知识就是对“美”这个概念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