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德国西占区(合并后的美英法占领区)开始币制改革,使用“B”记马克代替旧马克,而苏联为了表示抗议,同样在苏占区发行新的“D”记马克。这一现象反映的是
A. 德国的正式分裂
B. 两个占领区形成默契
C. 美苏争霸的形成
D. 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岳建勇在《全球时代的美国与中国》一文中认为:“二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重点并不是对苏联的全面遏制,而是精心构建资本主义的全球体系。”下列能反映二战后初期美国为“构建资本主义全球体系”采取的措施是
A. 实施“马歇尔计划”
B. 发动朝鲜战争
C. 建立世界贸易组织
D. 加强与加拿大合作
美国国际关系理论大师肯尼思•华尔兹指出,冷战期间,“从利害关系的大小和斗争的力量来看,意识形态在美国和苏联的外交政策中都从属于利益,这两国的行为与其说是像救世主领导人的行为,不如说是传统大国的行为”。这段材料反映出美苏冷战
A. 充满了意识形态色彩
B. 实质是争夺国家利益
C. 具有不均衡性的特征
D. 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现
下表数据的变化主要说明我国
时间 | 直接利用外资额(亿美元) | 对外直接投资额(亿美元) | 差额(亿美元) |
2011年 | 1160 | 600 | 560 |
2012年 | 1117 | 772 | 345 |
2013年 | 1176 | 902 | 274 |
2014年 | 1196 | 1029 | 167 |
2015年 | 1263 | 1180 | 83 |
截至2016年11月 | 1138 | 1617 | -479 |
A. 利用外资规模呈下降趋势
B. 对外开放呈现跨越式发展
C. 逐步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
D. 对外贸易逆差呈增长趋势
20世纪90年代,剧变后的原苏联东欧国家,放弃了原先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了以私有化和市场化为特征的经济体制,那些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发展中国家也逐步走上了市场经济之路。这说明
A. 世界格局的变化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
B. 世界各国已完全融入世界经济的主流体系
C. 意识形态等因素深刻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
D. 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
1979年中国提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在中国搞起了“羞答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政策从此变更。这里的“羞答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
A. 严格意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B. 将市场作为手段加以提倡
C. 否定计划配置资源的影响
D. 一定程度发挥市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