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中国“蒸汽船从1913年的893艘(总吨位达141,024吨)增长到1918年的2,027艘(总吨位达236,622吨);煤产量从1913年的1,280万吨增长到1919年的2,010万吨;钢产量从1914年的100万吨增长到1919年的180万吨。”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B.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C. 洋务运动引进了先进技术
D.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抗战胜利后,美国等国的商品大量涌入中国,而中国面粉业、制药业、火柴业等民族企业基本使用美国原料。这一状况的直接影响是
A. 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中国民族轻工业得以迅速发展
C. 美国几乎垄断了中国资本市场
D. 中国外贸大量入超
下列表格反映了1918﹣1920年间日本纱和印度纱的进口变化情况(许涤新、吴承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年代 | 日本纱 | 印度纱 |
1918.5﹣1919.4 | 70891 | 39251 |
1919.5﹣1920.4 | 34177 | 138906 |
增减 | ﹣36714 | +99745 |
A. 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B. 印度纱比日本纱价廉物美
C. “五四”反帝运动的开展
D. 日本独占中国局面被打破
“国民经济建设计划”于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上通过,旨在挽救中国被日本侵略之后的经济困局。“关于国民经济建设的实现,我们觉得这个建设应当是有计划的有统制的建设,而尤贵有一强有力的经济参谋本部,通盘筹划,在整个计划之下……全国一致动员,这个经济建设运动,才有成功的希望。”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
A. 是国家控制经济的典型表现 B. 为我国商品经济的自由发展创造机会
C. 为“四大家族”的兴起埋下伏笔 D. 利用国家力量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秦、汉、唐都有过大规模迁徙富豪,使他们的田产一律化为乌有的事情。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不立田制”。据此可知,宋代
A. 土地私有权的完整性得到承认 B. 土地租佃关系不断衰退
C. 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受到抑制 D. 人身依附关系更加强化
“至州桥投西大街,乃果子行,街北都亭驿相对,梁家珠子铺,余皆卖时行纸画、花果铺,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这材料中记录的内容最早可能出现于
A. 隋朝
B. 唐朝
C. 北宋
D.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