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世纪,罗马百科全书编纂者塞尔苏斯曾说:“罗马法学昌明时期,解释法律不拘泥于文字,而按法律的精神为之。”据此可知
A. 当时对罗马法的法律解释具有主观性
B. 万民法突破了公民法的形式主义
C. 罗马法官拥有司法判决的自由裁量权
D. 当时的法律条文滞后于社会发展
1957年1月,陈云在一次会议上指出,“建设规模的大小必须和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应”,“纠正保守比纠正冒进要容易些”,要采取措施“防止经济建设规模超过国力的危险”。这次会议召开的背景是
A. “一五”计划后期经济建设出现冒进倾向
B. 三大改造完成后开始着手编制“二五”计划
C. 社会主义总路线抛弃了“综合平衡”方针
D. “大跃进”运动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1937年10月,李济深、陈铭枢等人组织的中华民族革命同盟宣布自动解散,以表示“拥护政府””增强全民族团结”;民主人士章乃器发表拥护蒋介石的文章,要人们“信托”政府,“信任舵师”。材料表明,在抗战初期中间集团
A. 支持国民政府抗战
B. 主张实行片面抗战
C. 坚持全面抗战路线
D. 政治上倒向国民党
1924年,孙中山在《民族主义》中指出,“中国领先于欧洲和美洲几千年,就发展了一种民主哲学”,“我们需要向欧洲学习的是科学……在真正的政治哲学原理方面,欧洲人需要向中国学习”。据此可知,孙中山
A. 主张学习西方科技优先于政治制度
B. 认为西方政治哲学源于中国传统文化
C. 坚持反帝立场反思西方的民主制度
D. 认为中国传统思想中包含了民主因素
.
时间 | 银的钱价 | 农产品零售价 | 手工业品零售价 |
1835年 | 100 | 100 | 100 |
1843年 | 117 | 82 | 100 |
1844年 | 121 | 84 | 99 |
1845年 | 142 | 83 | 102 |
1850年 | 157 | 94 | 120 |
上表是1835--1850年银的钱价和农产品、手工业品零售价指数变化表。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源是
A. 大量鸦片输入
B. 巨额战争赔款
C. 工业文明冲击
D. 西方商品倾销
明朝中后期时尚之风盛行:唐伯虎之画,宣德之铜炉,时大彬之紫砂壶,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时尚之物。苏州成为引领时尚之都,凡是做人“透骨时样”,就被称为“苏意”,凡是衣服式样新颖,就被称为“苏样”。以上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 明代世俗文化成为社会文化主流
B. 苏州因商业兴盛而成为时尚之都
C. 商品经济浸染致使享乐观念流行
D. 经济水平的提高丰富了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