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6年,爱迪生在门洛帕克建立了美国第一个工业研究实验室,也就是“爱迪生发明工厂”。招聘工程师,按照计划进行发明,然后将专利权出售给企业,他的实验室所产生的发明是世界上最多的。爱迪生的实践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A. 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B. 电力技术改变了人类
C. 垄断组织已发展起来
D.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20世纪30年代初出版的《上海鳞爪》一书中记载:“现下上海所谓一般新时代的女子,她必穿了短旗袍,着了高跟皮鞋和肉色丝袜……”同一时期,河南督军冯玉祥却下令:“着绸服则加税,而丝袜缎鞋尤甚,每一只须纳税一元。”上述现象说明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变迁的基本特点是
A. 全盘西化 B. 男女平等
C. 西风东渐 D. 新旧杂陈
1890年前后一位地主从浙江余姚蒋村坐木船到宁波要花三天两夜,但从宁波乘船到上海,路虽然远十倍,却一夜之间就到了。受此刺激,他后来要自己的儿子离私塾到教会学校读书,学习西方科技。材料主要反映出
A. 近代中国物质生活水平提高
B. 浙江周边地区的交通发达
C. 工业品输入影响到民众生活
D. 交通进步推动人观念转变
北师大黄安年教授认为:“本世纪(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罗斯福和邓小平改革的不同之处是
A.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 消除经济发展的严重困难
C. 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D. 保障了原有的社会制度
下图是1958年6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湖北省光化县崔营乡幸福社第二生产队“二亩九分小麦亩产3530斤”的报道。这反映出当时
A.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 创新了经济发展的模式
C. 生产急于求成
D. 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1959年至1961年,中国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到了60年代中期,一些地方却出现了猪肉积压、销售困难的情况,以至于用“爱国”的名义动员人们买肉,甚至向单位职工进行摊派,称为“爱国肉”。这表明
A. 经济政策调整促进经济良性发展
B. 计划经济下生产与市场需求错位
C. 城镇职工生活已经达到富足水准
D. 物资供应紧张问题基本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