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从广西发展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控制中国经济核心区,利用洋教反清;义和团运动从山东发展到京津地区,深入中国政治核心区,扶清灭洋。这表明当时中国
A. 南北方农民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不同
B. 社会主要矛盾由阶级矛盾转化为民族矛盾
C. 对西方宗教由接受到反对的态度变化
D. 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胜利的主导力量
(题文)孙中山曾说:“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惟庚子(1900年)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造成民众态度发生这样变化的外部因素,主要是
A.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 改良道路受挫
C. 清政府沦为列强的工具 D. 洋务运动失败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A. 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 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C. 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 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明代内阁的历史叙述。据此可以推断,明代内阁
A. 掌握最高行政权力
B. 权力因皇权需要而浮动
C. 阁臣政治地位低下
D. 无法影响朝廷政局发展
(题文)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列强主动表示愿意协助清政府剿灭太平天国。据图分析列强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 能让外国人到长江流域游历、经商和传教
B. 使战争中获得的部分权益能得以落实
C. 确保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航行
D. 扶植清政府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
史学家胡绳认为,中国近代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中从时间上能够衔接起来的三个环节是:1840—1864年;1864—1901年;1901—1919年。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应该是
A. 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 反抗外来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C. 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 反抗外来侵略与建立民主政治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