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莫盖尼斯曾劝说苏格拉底:“难道你看不出雅典人的法庭由于受到言辞的影响常常把无辜的人处死,而在另一方面,由于言辞所引起的恻隐之心或由于申辩的人话说得中听,也常把有罪的人释放了吗?”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
A. 雅典法庭并无公平与正义
B. 辩论对于民主是不利的
C. 程序公平不代表结果公正
D. 论证了君主专制合理性
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A. 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 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 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 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
如图所示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
A. 盲目崇尚西洋风尚
B. 刻意保存传统精华
C. 旧有观念根深蒂固
D. 主动破除国人陋俗
会审公廨是1869年出现在上海公共租界的一个特殊司法机关,由道台任命中方专职会审官(谳员),与外方陪审官(领事)会同审理租界内与华人有关的诉讼案件。会审公廨制度规定:当事人不用跪堂,还可以聘请律师,证人必须到庭接受双方交叉询问,对被告人不能刑讯逼供等等。据此判断以下关于会审公廨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维护了中国司法的自主权利
B. 说明中外反动势力已经勾结起来
C. 有利于近代中国司法制度的进步
D. 反映出清朝法律已与西方兼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沈括(1035—1095年),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在宋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舞台上,沈括均有所建树。晚年撰写了《梦溪笔谈》,基本上反映了沈括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杰出成就。
沈括是我国提倡阴历最早的一人。他主张改革过去以月圆定月的陈法,改以二十四节气分月。从理论上推导出冬至日昼夜一天的长度“百刻而有余”,夏至日一天的刺度“不及百刻”的重要结论。改进“浑仪”“浮漏”“景表”这三种观测天文的仪器。创造了“隙积木”即二级等差级数求总和的算法,发明了“会圆术”。沈括对指南针的装置进行了比较、改进,还发现了地磁偏角。通过对凸凹镜的观察和实验,得出了光线通过小孔,与焦点形成“光束”的光学原理。此外在地理学、地质学、医学和药物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贡献。《梦溪笔谈》是沈括一生研究的结晶,更是我国古代人民科学经验的总结。
——摘编自房列曙、木华主编《中国文化史纲》
(1)根据材料,概括沈括自然科学成就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上述特点出现的原因。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雍正皇帝铸币改革的中心之一是降低钱文铸重。雍正即位后,把改革铜钱铸重作为稳定铜钱价格和杜绝铜钱流弊的重要手段。他指出:“顺治元年每文重一钱,二年重一钱二分,十四年加之一钱四分,康熙二十三年因销毁弊多,改重一钱,嗣因私铸竞起,于四十一年又仍复一钱四分之制,后铜价逐渐加增,以致工本愈重。”他认识到,钱文铸重一钱太轻,一钱四分过重,若照“顺治二年例,每文铸重一钱二分,在销毁者无利,而在私铸者亦难,似属权衡得中,可以行之久远”。力图做到钱文铸重适中,不偏不倚,使销毁者无利,私铸者亦难。这是对顺治、康熙两朝铸钱制度的总结,注意到了币制改革既要有利于货币的长期稳定,便捷流通;又要杜绝私毁、私铸铜钱。于是,规定各钱局按铜钱每文重一钱二分铸造。
此后,钱文铸重一钱二分成为定制。
——摘编自王德泰、强文学《雍正朝货币制度改革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雍正改革铜钱铸重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雍正改革铜钱铸重的意义。